听奥中华队教练 英雄背后的英雄

【新唐人2009年9月20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台北20日电)听奥结束,中华英雄叱咤风云的英姿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每位成功选手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教练,中华队拿下团体第五佳绩,教练团功不可没。

中华民国听障者体育运动协会表示,教练费原为每月每人新台币3000至5000元,今年调涨为5000至1万元。虽曾有教练开玩笑说,“去加油站打工都比教练费多”,但这群幕后英雄仍不计较收入,甚至集训期间过家门而不入,一切努力只为成就选手“听得见的梦想”。

中华羽球代表队拿下团体组第4名佳绩,教练程文得坦言“既满意又沮丧”,满意的是原本预估只能打进8强,却拿下团体殿军;沮丧的是好不容易打入准决赛,却与铜牌擦肩而过。

程文得说,听奥中华羽球队成军近4年,今年7月进入密集训练阶段,他数次“过家门而不入”,整整2个月没有回家。问他累不累?他说,这是给自己的要求,“我的责任”。

程文得最挂心的,还是选手未来发展。他建议:“球员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不要想速成”;政府相关部会也要拟定长远计划,积极寻找有潜力的选手。

昔日中华女篮国手、听奥中华女篮教练邓碧珍,嗓门很大,眼泪很多,在场上指挥调度,总是杀气腾腾;下场后谈起球员,深情款款。

中华女篮在最后一战大胜香港,教练与球员哭成一团。邓碧珍回忆,多位球员练习时因太辛苦、太挫折而掉泪,但她和队员说:“赢球才准哭”。谈起一路甘苦,许多球员表示,邓碧珍“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让她当场红了眼眶。

女网双打银牌姊妹花何秋香、何秋美是全场最年长的选手,启蒙教练张约翰也是全场陪伴选手时间最长的教练。

张约翰在30年前成为何秋美的启蒙教练,一路陪伴她走过失聪低潮,并训练何秋美的姊姊何秋香成为女网顶尖选手。相处30年,张约翰说,教练与选手的感情“比家人更亲密”。

回忆培训艰辛,张约翰说,“你有看过50岁的人练球掉眼泪吗?”何秋香自我要求极高,集训期间时常偷偷掉泪,尤其是金牌一役输给德国,何秋香难过得不得了,“认为拖累妹妹”。

张约翰赛后告诉何秋香,“认真的女人最美丽”,肯定她带伤奋战的精神,“只要努力,就是最完美的成果”。功成不居的他,也谦虚表示,“是她们给了我机会”。

中华跆拳道摘下2金2银1铜,教练周桂名一路陪伴选手成长。周桂名表示,听障选手学习较吃力,令人心疼,“他们要比别人更辛苦,才有机会与人平等”。

听奥闭幕式隔天,周桂名在庆功宴中呈上两封信,分别给总统马英九与体委会主委戴遐龄。曾经身为中华队跆拳道夺铜国手,并指导听奥选手拿下多面奖牌,周桂名在信中说得坦白:“跆拳道为中华队夺得无数荣耀,但政府为跆拳道做了什么?”

周桂名建议,相关单位一定要规划选手生涯发展配套措施;他举例,韩国听奥选手只要拿金,国家就承诺给予终身俸。

另外,周桂名说,“奖金总有一天会花完”,建立鼓励性质之外的培训机制、提供选手可发展专业的稳定工作,才是台湾体育发展的长久之道。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