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从胡锦涛的书法看胡锦涛

【新唐人2010年4月26日讯】青海玉树地震,胡锦涛中断出访活动后来到灾区慰问。新闻报导中突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在孤儿学校的黑板上,拿起粉笔写了几个大字“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块黑板据说已经被送到了西宁博物馆作为文物保存起来,因此,也就具有了分析价值。

众所周知,书法是一个人的个性的表现。毛泽东为人霸气,一手的草书也是汪洋恣肆,的确是个人特色的写照。那么,以毛泽东的继承人自居的胡锦涛,他的书法让我们看到什么呢?

第一,我相信就是热爱胡总书记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他那一笔字实在是有够难看。我们之前看过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那著名的歪七扭八的书法作品,坦率讲,胡锦涛的书法只是略微比毛新宇工整一些,但是字体上显露出的幼稚却如出一辙。这表明,胡锦涛是一个对文化生活缺乏兴趣的人。否则,稍微有一些文化品味的人,也会对自己的笔迹多少进行一些修正的努力的。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喜欢到处题词,因此对于自己的书法相当在意也是一种传统。从毛泽东以下,一直到江泽民或者温家宝,题词的书法水准参差不齐,但是基本上都还看得过去。胡锦涛一贯遵循党内传统,但是书法如此之差,可见其政治之外的生活之干硬枯燥。而其书法,一笔一画,极其横平竖直,更可以看出其为人的贫乏僵硬。

第二,一般而言,国家领导人题词,事先是应当由秘书做一定准备的。但是从胡锦涛用粉笔来写的状况分析,这次题词应当是他心血来潮。然而,正是因为没有腹稿,题词的内容才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思想线索。凡是经历过1950年代的人,都会感觉他的题词很耳熟,因为会让人联想到《列宁在1918》里面那句著名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两句题词,除了明显地缺乏文采之外,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胡锦涛的思想意识深处,1950年代的苏联式教育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他在需要临时题词的时候,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还是那个年代的叙事内容。胡锦涛曾经在回答“阅读过什么世界名著”的时候,提到前苏联的意识形态宣传作品《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也可以作为以上分析的又一个佐证。

我们当然不会要求作为国家领导人,一定要文采飞扬,出口成章。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倒是琴棋书画,样样都来,也只是落人笑柄而已。但是,从胡锦涛的书法,我们不难看出,贯穿他的思维的一条传承主线,显然还是中共老一套的意识形态,而他本人,又是拘泥型个性,这样的领导人,其治国风格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从胡锦涛的书法看胡锦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指望他扮演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那就叫做:“缘木求鱼”。最后,我要送给胡锦涛我的山寨版题词,那就是“民主,会有的;自由,会有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