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税空袭 房仲业调整体质

【新唐人2011年4月5日讯】(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5日电)奢侈税空袭,房市在供需不平衡下,交易量开始萎缩,房仲业担忧未来房市下滑影响生计。房仲业说,此时确实短空,但何妨趁此调整体质,扩大服务层面,未来才有实力迈向长多。

业内人士认为,奢侈税会迫使竞争激烈的房仲业一些分店歇业,可能新增约1万人失业;但也有持“危机就是转机”的想法,认为这正是沉淀的佳机,可以思考除了买卖房屋外,其实还有很多与房屋相关的服务,例如租屋、物业管理等,均有待大力开发,提升服务品质。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经理苏启荣表示,3月份奢侈税所造成的震撼,更甚于国际情势的动荡,尤其在房价高涨的北部区域,影响最为明显。

根据信义房屋成交统计,3月份北市成交量较1月份减少18%,而新北市交易量更缩减达3成以上,是五都之中量缩幅度最大的区域;至于房价方面,北市及新北市住宅大楼单价较2月分别下修3.2%与2.3%,这是金融海啸以后,罕见单月房价出现明显回档。

中华民国不动产中介经纪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创会理事长王应杰表示,全国有5000家房仲,奢侈税重击后,估计约有500家分店会收摊,可能影响1万名从业人员失业。

王应杰指出,两岸经济协议 (ECFA)上路前后,大笔台商资金回流台湾,这些资金来台湾要找好的投资标的,房地产保值性佳,比股票更适合投资置产;而且根据经验,景气再不好每年都有27万到30万户(含6万户预售)房屋成交,奢侈税打压下来后,投资客被迫断头卖出,自然就是中介业获利的佳机。

台北市不动产中介公会理事长、美商ERA易而安不动产总经理黄鹏(言希)指出,预期心理造成房价下跌,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交易物件减少让开发困难、交易量下降,房仲业者获利降,最后入不敷出,关门大吉。

除了奢侈税外,黄鹏 (言希)说,其他部会也盯上房仲业,包括内政部可能将“不动产委托销售契约书”等纳入消保法规范中,同时检讨6%(卖方4%、买方2%)的服务报酬计收标准;国税局也将房仲业者列为今年重点查税目标,房仲业不可不慎。

台湾不动产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同荣指出,房仲业面临奢侈税空袭时应牢记“木桶定律”,也即木桶是由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顾客维护、知识管理、财务管理、服务品质、管理者素质、企业文化等不同的“木片”紧箍成木桶,缺了一个“木片”,整桶水就漏光了,此时是强壮自身渡过难关的佳机。

黄鹏 (言希)估计,奢侈税首当其冲影响部分房仲业的加盟店,因为部分加盟店过去大量服务投资客和投机客,较少经营当地客户,冲击力道不可小觑。

太平洋房屋行销部经理郑国英指出,奢侈税会让房仲业短期经营困难,中长期可健全房市交易与投资环境。房仲业要忍受短期房市交易量减少,口袋浅或体质不佳的房仲将面临现金周转不灵与关店压力。

郑国英认为,对投资者来说,奢侈税不影响投资报酬率佳的收益型产品,因为不论买几栋房产,短期可出租获利,两年以后可转手获利,又可免缴奢侈税;口袋深的置产型客户 (中长期投资客),也可以采取短期收租,2年以后继续收租或出售的利益,因此影响不大。

她推估,除非利率上涨逾3%到4%,否则本地富豪与有钱的台商仍会出手购置豪宅保值或等待增值,房仲业大可趁机扩大过去较少触及的服务层面 (租屋等),加强整套的服务管理,才能巩固顾客。

住商不动产副总经理刘明哲表示,中介业势必经过一波汰弱留强,能留下来的业者更具服务竞争力,提供购屋人更完善服务,因此可视为“短空长多”。

他建议房仲从业人员,此时一定要正面积极态度思考,并以良好的管理来扩大成交占有率,同时维护顾客关系管理,积极找出买方,引导客户出价能力,即使出价低也要收斡旋金,并放弃行情观念,以达到快速议价、提升结案力的结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