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琵琶仙子的传说

【新唐人2012年3月13日讯】琵琶,这种被誉为“民乐之王”的乐器,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当时是从印度经龟兹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公元600年左右)基本定型为现在这个式样,从甘肃敦煌石窟的壁画上可以看到琵琶在当时器乐演出中的重要地位。

不同于其他的弹拨乐,琵琶的音色很有特点,既圆润又有力,既清脆又空灵。轻缓,可抒发月宫的寂静;急爆,可再现战场上的厮杀。因此,没有内涵和修养者很难弹好琵琶。不论佛教还是道教,都认为琵琶来自天上,是天神的“法器”,即可愉悦心灵,又可降妖驱魔。在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个关于琵琶仙子和鹊桥的美丽传说。

相传,王母娘娘身边有个美丽善良的仙子,因弹得一手好琵琶被称为琵琶仙子。自从牛郎织女因犯天条被王母娘娘分隔在银河两岸后,琵琶仙子每天都听到孩子的哭声,于是,她乞求王母娘娘看在牛郎织女的一双儿女的份上,让他们相会,但却遭到王母娘娘的拒绝。于是,琵琶仙子来到银河边,弹起了《鹊桥曲》,优美凄婉的琴声引来无数喜鹊飞向银河,搭起了一座横跨银河的鹊桥。

王母娘娘见状大怒:“他们是因犯了天条才遭此惩罚的。如再不停止弹奏,就把你打入凡间变成石头。”琵琶仙子道:“我只希望您发慈悲让他们每年通过鹊桥相见一次,即使我做石头也心甘。”王母娘娘没有办法,只得答应每年七月初七允许喜鹊们在此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一次,但条件是琵琶仙子永降凡间,化为石头。于是琵琶仙子收起琵琶,飞入凡间,化成一座美丽的琵琶峰(位于今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内)。自此以后,每年七月初七,喜鹊们都会准时到银河去搭鹊桥。

神话是感人的,也是神秘的。2004年夏天,笔者恰巧在北京郊外住了一段时间。那里的喜鹊特别多,每天嘁嘁喳喳叫个不停。一日清晨,在户外帮老乡干活,他说:“你发现今天有何特别吗?”我说:“怎么了?”他说:“今天是七月七,喜鹊们都去搭鹊桥了。”这时我才注意到果然周围没有一只喜鹊。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在外面转了一天,果真没看到一只喜鹊,直到晚上7点多钟才见喜鹊飞来。它们是否去搭鹊桥了不得而知,但当地老乡们都说,每年七月初七,一整天都看不到一只喜鹊。

文章来源: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