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2月10日讯】青年圆梦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10日电)拿起画笔、照着镜子,姚尚德以熟稔的技巧把脸化成白色的默剧脸孔,下一秒便是走入人群,用逗趣的表演打破严肃,带来欢笑。
姚尚德是一名默剧演员,2011年他申请到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在大陆实行“默剧出走”计划;2012年回到台湾开启“台湾小角落”,用走出剧场的方式直接接触观众、认识自己。
在成为默剧演员之前,姚尚德是一名英文老师,因为到法国意外接触到默剧,瞒着家人进入法国第三大学戏剧系学习默剧,2006年回到台湾。2010年他以幼时曾被老人猥亵的过往,创作舞台剧“孩子”,藉由戏剧面对自己,并找到生命的出口。
姚尚德说,“孩子”是他与过去的分水岭,在“孩子”之后,他申请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起初他的计划内容是到大陆学习昆曲并结合默剧,“这两者的共通点都是以手为主要表演”;不过,这项计划却被当时的评审委员打枪,认为他没法在短短3个月内就把昆曲的身段学好。
后来在美学家蒋勋提议,“如果学默剧在西湖表演,应该很浪漫”,姚尚德后来把计划改为到大陆演默剧,才有“默剧出走”的诞生。
“默剧出走”的第一站,姚尚德选择从上海开始,在那他遇到的都是最真诚且反应最直接的观众。在上海公园里,面对下棋的老人,姚尚德画上默剧的白脸,突如其然地出现在老人身旁,妙的是,老人把他当空气,根本不理他。
直到第2站他到上海的商业中心外围,一名老婆婆看到他便说,“你这是哑剧(默剧),我在上海20几年没看到”。因为这句话,让姚尚德下定决心,“这趟旅程,能走多远有多远”,要让大众知道,默剧虽然式微,但还有人在表演。
接着姚尚德用默剧在大陆出走了20多个地点,他没有安排好既定的演出时程表,完全是走到哪演到哪。某天突然很有灵感,随即拿着画笔在路上画起脸来,在大马路上和民众互动。
其间他在沙漠里表演、在废弃的房子、在凉亭、在湖边、在公园等地方即兴演出,有人看着他发笑、有人加入他一起表演、也有人根本无视于他。姚尚德说,在大陆的“默剧出走”,让他深刻体会到,“出走很接近自己”,相较坐在剧场看戏的观众,往往用一种分析的心态在看戏,“但户外的观众没有预设立场,反应很直接。”
姚尚德表示,以前在剧场演出,会把艺术性放在前,以完成自我为重;但走出剧场后,会希望表演能有互动性,且每一场演出无法排练,只能靠临场感。
回到台湾,姚尚德发现,过去他在巴黎念书,又在大陆走了大半圈,但却对自己的家乡台湾一点都不了解,因此他把“默剧出走”延伸为“台湾小角落”,2012年5月从新竹石磊部落出发,绕了台湾一圈。
“台湾小角落”和在大陆的“默剧出走”不同,他认为,现在有许多人环岛,但大多是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但却没想到这些举动可能会打扰了当地的民众,因此他希望这趟出走能回馈东西给当地居民。
在台湾他除了选择到偏乡地区演出给孩童看,同时也随机举行工作坊,和当地人交流、融入当地文化,透过默剧把文化种子散播给当地的孩子。
在苗栗象鼻,姚尚德把泰雅族文化编入到默剧演出;在花莲丰滨乡的港口部落,傍晚他在篮球场上演出,当地一名曾是祭师的原住民阿嬷,以为姚尚德演的默剧是在抓魔鬼,兴奋地要姚尚德用默剧帮忙她编一支祭司舞。
姚尚德在台湾行走过程中,也间接参与许多社会议题,包括士林王家、台东美丽湾开发案、流浪狗问题等。过去他曾声援社会议题,但多是以国外的战争为主,绕行台湾后他说,“在土地上发生的事,就是发生在身边人的事”,把关心焦点放回台湾。
其中让姚尚德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彰化溪州农民守护水圳事件,某天他早上7时就去农民驻守现场,阿公阿嬷耕种完就聚集起来镇守,姚尚德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什么,于是便画起默剧脸,白色的脸孔、大大的黑眼圈、红色的嘴唇,逗得阿公阿嬷大笑。
当地居民告诉他,“阿公阿嬷驻守多天,很久没大笑了”,顿时姚尚德突然感觉到,“只要引发他们笑,就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台湾小角落”计划告一段落,姚尚德接下来还想要再继续踏遍他还没到过的台湾土地,回想过去这2年,他在任何的行动都没有事先的计划,“什么都不要想,先走出去再说,但走出去了,就要开始想下一步”。
未来姚尚德想做儿童默剧,希望把这套戏剧带到台湾各地,给平时没法看表演的孩童有看戏的机会,甚至是可以学表演的机会,把欢笑传递到台湾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