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0月8日讯】每年阴历九月中旬,阳历10月份,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寒露后,天气渐渐凉起来了,真是露水冰凉。
中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此时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着增加。
唐代诗人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的诗描绘到: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节气处于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因此,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因此,寒露时节的养生应注意因时而化。
在气候冷热交替的初期,为防止寒湿之邪侵犯肺胃脏腑,可饮用姜葱汤来祛风散寒湿。而随着时令接近秋末,寒湿减而燥邪增,逐渐转变成“寒燥”入侵肺胃,容易导致出现头痛畏寒、咽干、鼻燥肌肤干燥,咳嗽,气逆喘息而口干渴,胃胀闷,大便干结等症候,这时则需改以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杏仁、麦门冬、玄参、桔梗等滋阴润肺燥的药物来调治身体。唯芝麻不可过量,以免更化燥伤阴造成声哑及干咳不已。
另一方面,早餐多喝有健脾胃、补中气功效的粳米、糯米为主料熬制的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及黄精粥等热粥。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可多吃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
此外,寒露后养生还应注意,不宜选择羊肉炉等热补,而可选择山药炖枸杞和排骨等较温和的食物来进行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