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了!端午饮雄黄酒避邪 小心变砒霜

【新唐人2014年6月1日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三大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及划龙舟外,挂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是习俗,可避邪气。不过,中医师表示,端午节饮、洒雄黄酒是习俗,已过时且雄黄含砷加热变砒霜,属于剧毒。

进入仲夏,俗称“天气热,五毒醒,不安灵”。在端午节有流传饮雄黄酒或在额头上用雄黄写“王”的画额驱邪除瘟习俗。

据中央社报导,随着时代变迁,有些过去习俗在现今并不符合科学,例如洒雄黄酒,雄黄有消除疫病、杀虫功效,再加上白蛇传故事的点缀,而有饮雄黄酒或洒雄黄酒去邪习俗,不过雄黄的毒性强。

“台湾不会再出现白素贞(白蛇娘娘),没有必要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卫生福利部中医药司前司长黄林煌指出,雄黄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雄黄含重金属砷,加热会变成氧化砷,即砒霜(三氧化二砷),这是剧毒。

雄黄在中医认为性味归经是辛温、有毒、归心、肝、胃经。有解毒、杀虫功效。毒性强,内服要谨慎也不建议,外用时也会从皮肤吸收,也不建议长期或大面积涂,更不应该加热,让雄黄成为砒霜。

黄林煌说,过去曾有人拿雄黄做成外用药,结果中毒死亡,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流传至今,在饮用时有不好的习惯是“共杯”,用分享的观念可能会有传染结核菌或肝炎的风险。

中医师陈旺全指出,早期医疗资讯不发达,而这个时节天气转热,为清热、解毒使用雄黄,随医学进步,已知雄黄会造成中毒,国内几乎没有在用雄黄,中医师也不会开立雄黄药方。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