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23日讯】家住南投鱼池乡的手拉胚师傅陈雄镇,921地震把他的故乡,涩水社区几乎全毁,陈师傅后来再度回到家乡教授陶艺,让“涩水窑”渐渐打出名号,重振故乡精神。
一坪大的窑炉,连烧72小时,窑内层层叠叠,摆满了上百件的作品,涩水多样性的土质和经过柴烧的自然变化,使每件作品呈现的色泽亮度也都不同,然而陶烧的成功率除了运气之外,陶艺师的火候掌控是主要关键。
陶艺家陈雄镇:“烧72多小时,温度上去后就不能下降,要不然陶就会破损,烧愈久就愈漂亮,没有上釉也能烧成这样,不一样的木材烧起来落灰就不一样。”
个性谦虚腼腆,13岁就开始当学徒的陈雄镇,练就了一身的精湛迅捷的好手艺,所以双手也比别人还大,不但可以单手拉胚,也可以蒙面拉胚,就是陶面雕花也只要花二分钟就能完成。
陶艺家陈雄镇:“听说刻这些大概要二个多月,我大概是二分钟的时间”
921地震后,由于故乡涩水几乎全毁,因此决定回到故乡继续发展柴烧陶艺,看到家乡多层丰富的土壤,也让他想起小时候离乡背景的辛酸往事。
陶艺家 陈雄镇:“小学毕业去考初中就没有钱注册,我父亲就叫我去当学徒,过程非常的辛苦,不是3年4个月都在学习做(陶土),是趁师傅在睡午着,偷偷学,抱陶递给师傅叠窑,有时拿不及,来不及拿给师傅而已师傅就拿起牛粪往我嘴里塞又一巴掌从我头上打下去,当学徒时可以说是非常苦。”
50几年来与土为伍,从未想改行的陈雄镇,希望柴烧的拉胚手艺能得传承,并让下一代看到多样性的陶艺之美 。
新唐人亚太电视叶锡鸿、李金菊台湾南投报导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6/04/23/a126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