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国医邓铁涛4条养生秘诀,排第一的你一定想不到

【新唐人2017年01月13日讯】百岁国医邓铁涛教授是岭南中医药流派的杰出代表。邓老虽已年过百岁,但耳聪目明、行走如常,思维敏捷甚至超过一些后生仔。他的长寿与他在常年行医实践中总结出的独到“养生经”有很大关系。

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邹旭教授说,邓老在诊疗之余潜心研究中医药学养生之道,他的养生之道总体有24点,可概括为4大方面:养肾,养心、养脾胃,但是排首位的竟是养德。

坚持“四养” 远离心血管病

邹旭教授指出,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

作为邓铁涛的高足,邹旭建议大家要想远离心血管病,健康延年,不妨向这位百岁老人学习“养生经”。

第一:养德。

“厚德者才能长寿。”邓老认为,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可使人心胸豁达,性情开朗,心态平和,从而使人体气机调和、气血畅达,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有利于机体健康的激素分泌,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协调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延年益寿。

“邓老提倡需多读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修养。”邹旭说,在饮食上有节制也是“养德”。

第二:养心。

心是“一身之主”,心强健,人体各脏腑才能健康正常,调神即养心。养心首先要开心,“笑一笑,百年少”。现代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急剧的或长期慢性的应激反应,容易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

邓老喜好书法,练字能够熏陶人的性情,从医学上来说,通过练字可以转移注意力,使身心进入“忘我”的境界,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

邓老主张“以动促静”。修习静坐可以使全身放松,代谢减慢,促进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常闭目养神,而不要时时刻刻盯着手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所谓“先睡心后睡眼”,如果经常在凌晨2时后才入睡,身体极为受损。

睡不好可以按脚底涌泉穴和手部心与肾经交汇处,也可自制助眠药枕、用药沐足。邹旭说,邓老常用一些药材煮水泡脚,具体药物有:怀牛膝30克、川芎30克、天麻15克、钩藤30克、夏枯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

食疗也有助“养心”。邓老爱吃橙子,橙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微量元素,爱吃榴莲,榴莲有温养心肾的作用,富含钙质。

夏天常吃苦瓜,爱喝炖汤,各10克的人参和田七,外加5克陈皮打粉,每天一勺,利气化痰帮心脏。

第三:养脾胃。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吃1斤。饮食有节,食不过饱,七分饱即可。吃杂不宜偏,尽可能吸收丰富的微量元素,广东人宜吃偏温的东西,少吃寒凉。

动以养脾,邓老从50岁后就开始习“八段锦”(一套健身动作),常摩腹也可改善肠胃,每天顺逆各50次。

第四:养肾。

午间散步,采阳助肾,早上6~10时的太阳有助于活血化瘀,下午4、5时的太阳有助于补钙。中医认为,精充则体健寿长,过度放纵欲望,易致肾精损耗,精神压力大,加速人体机能的衰竭,应多学习“乌龟的欲望”。

在着装上,邓老主张追求舒适质朴,宜宽不宜紧。现在年轻人爱穿紧身装,太紧不通气,太闷易致真菌感染。还要重视足部和脐部的保暖,否则容易受寒邪的侵袭。

按照我们一般的养法,养生就是要吃什么、喝什么,但邓铁涛老师却将养德放在第一位,这种智慧值得大家学习、传播~大家的身体都会退化,这退化的有快有慢,心态、心境的作用就格外重要了,从今天开始,不光注意进补,更加注意养德吧~

——转自《希望之声》

(责任编辑:任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