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故事(10):冬至百六是清明

作者:刘如

【原文】

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注释】

(1)百六:第一百零六天。
(2)立春:春季的开始,是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
(3)五戊:第五个戊日。戊,古时算日子的单位,天干之一。“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相配合,用来计年、月、日、时,一个周期是六十,称“一甲子”。

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图为清 张若霭画《墨妙珠林(卯).清明》。(公有领域)

(4)春社:古代春秋两季要祭祀土地神,春祭称为春社,秋祭为秋社。
(5)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禁止生火煮东西,只能吃冷的食物(寒食)。
(6)初伏:伏,指金气伏藏之时。庚属金,金怕火,而夏天是火盛的时候,所以每到庚日必伏藏。夏至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逢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译文参考】

明 张翀绘《春社图》(局部)。(公有领域)

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初伏日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读书笔谈】

这一课,涉及到中国古代历法中的节气与干支。第一句的冬至,清明,第二句的立春,第四句的夏至,都是节气,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就不多说了。我们简单讲讲干支的概念。

天干地支古代用来记年月日时,是来自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古代宇宙观,也就是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阴阳性质和五行性质的分类。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有增长、旺盛、强壮、热烈等阳性特点;乙、丁、己、辛、癸属于阴,有消减、衰落、萎缩、下降、寒冷等阴性特点。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丙丁同属于火;戊己同属于土;庚辛同属于金;壬癸同属于水。只是它们前者为阳,后者为阴。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

地支也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同属于阳,丑、卯、巳、未、酉、亥同属于阴。地支分五行:寅卯同属于木;巳午同属于火;申酉同属于金;子亥同属于水;辰戌丑未同属于土。

它们用于记年,对年进行命名。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等等,如此下去可以形成六十年的一个周期,也就是一个甲子。如甲子年,乙丑年等等。

用于月份,主要是十二地支对应12个月,比如子月是11月,丑月是12月,依次类推。

天干地支组成的二十四方表。(Masato/Wikimedia Commons)

用于记日,对每天进行命名。同样按照年份的干支组合方法。以甲子为开头,每六十天一个循环。

用于记时。就是二十四个小时,变成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着十二地支,子时为夜间十一点到一点,依次计数,所以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

这样一来,当年或者某月某日某个时辰的阴阳五行的属性便可得知,中国人传统的农业,起居,养生,中医治病和预测学等等,所有一切,皆是阴阳五行宇宙观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人要与自然相协调,达到阴阳的平衡,而五行的相生相克,就能被具体运用来相互制衡以达到阴阳平衡,从而养生、治病,预测吉凶。所以,古人的干支历法,不仅为了知道时间年月,更要掌握自然的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以期与自然界合二为一,获得吉凶预测,求得国泰民安。

【说故事时间 】

冬至与夏至

大约殷商时人们已知道立竿测影来定季节,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并不相同,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据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短,冬季时则较长,显然随着季节的变化,竹竿受阳光照射造成的阴影,其长短会跟着变化,因此取中午时竿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又称日北至或日长至;取竿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又称日南至或日短至。

清 张若霭画墨妙珠林(卯)册 《夏至》与《冬至》。(公有领域,大纪元合成)

冬至是以阳历而论,每年的冬至约在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冬至的白天最短,晚上最长,所以也叫“最长的一夜”,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位置渐渐往北移,白天就慢慢地变长。由于冬至是气候寒暑交替的转捩点,所以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这一天,成为重要的节日,民间称为“冬节”。周代已有冬节,汉以后,冬节更被重视,据《唐书》记载:“元正,岁之始;冬至,阳之复,二节并重。”唐代冬至与新年并重,所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的应节食品,北方多吃水饺或馄饨,南方多吃汤圆。中国人也有在冬至进补的习惯。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抵御严冬,身体会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热量。因此,以高热量的食品进补,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

(资料来源: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

点阅【幼学琼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