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故事(17)馋口与虐政

作者:刘如

第十七课:馋口与虐政

【原文】

谗口中伤,金可铄而骨可销;虐政诛求,敲其肤而吸其髓。

【注释】

(1)谗:说别人的坏话。
(2)中伤:恶意攻击、陷害别人。
(3)铄:音硕,销熔。
(4)销:熔化。
(5)虐:暴虐、残暴。
(6)诛求:索求、勒索。
(7)敲:剥削。
(8)吸:吸吮。
(9)髓:骨髓。

【语译参考】

造谣、恶意攻击、陷害别人,混淆是非,形成舆论的力量,足以使金铁销熔,骨头熔化,致好人于死地;暴虐的政治残酷的对人民索求无度,就如同敲剥百姓的皮肤、吸吮万民的骨髓一样。

【读书笔谈】

本课讲的谗口与虐政, 就是今天说的谗言与苛政、暴政。都是为了告诫孩子,这两种恶毒行为的严重性,要谨记在心,不可伤害他人。谗言的可怕,人人皆知,它可以诋毁名誉,让人在社会无立足之地。害人胜过刀剑。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讲讲“苛政猛于虎”。这句话是孔子所说。

“苛政猛于虎”说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回,孔子路过泰山,在泰山旁边的一处坟墓前,看见一位妇人,正十分哀伤地哭泣。孔子听到这哀凄的哭声,让子路上前去询问。子路问:大娘,您哭得这样的悲哀,是不是有什么伤心事儿呀?这位妇人回答说,我公公被老虎吃了,我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子路于是问,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妇人说,到处都是苛政啊! 至少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万千地对学生们说,千万记住啊!苛政猛于虎。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这个故事来自《礼记・檀弓》。原文是这样的:“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注解:古时对丈夫父亲也就是公公的称呼)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根据《汉书・艺文志》,礼记是孔子的弟子听孔子传授有关礼仪的学问,记下笔记后集结而成的书。也有另外的说法是孔子后世的弟子,收集有关于礼仪学问的书籍编辑而成的。更合理的说法,应该是两者皆有。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是汇编古代礼学的重要著作。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郑玄作了注,于是《礼记》地位上升为儒家经典。

自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苛政的现象最为严重的,却不是周朝后期的诸侯国征战称霸的春秋时代,而是中国从1949年后的所谓和平时期,八千万人死于包括文革在内的中共历次政治运动,完全跟战争无关,居然比两次世界大战死去的人数总和还要多,属于和平时期的暴政下的非正常死亡,如果孔子活在今天,不知会做何感慨,这就是现代版的“苛政”,何止“猛于虎”。 老虎再可怕,再凶残,其为害的范围和程度,也十分有限,但是今天的苛政,可以伤害整个国家的百姓,老虎实在是望尘莫及。

孔子的这句话,反映着他为政以德的思想。也是本课虐政说法的来源。失去传统道德教育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好勇斗狠,为此承受着最为深重的灾难。恢复传统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最为迫切。

【说故事时间】 曾参杀人

孔子的学生曾参,性至孝,品德学行为当时人所称道。曾参有一阵子住在一个名为费的小乡镇。有一天,乡里发生了杀人事件,凶手恰巧和曾参同名同姓。不久,“曾参杀人”的耳语便传遍乡里。

一个曾家的邻居,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也没有经过查证,就连忙将“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曾母坚定地说:“我儿子不会杀人。”依然神态自若地继续织布。

没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参的母亲面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对儿子很有信心,仍然不理会这个消息,照常不慌不忙地织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曾母报告:“曾参杀人了!”曾母一听,骤然信心崩溃,心里十分害怕,急忙丢掉手中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跑。

以曾参的贤能和曾母对儿子的了解,原本不该有事的,但曾母却因为接二连三的不确实谣言,动摇了对自己儿子的信任。由此可知,不真实的言论多说几次,就能让人信以为真,所以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谣言,要明察虚实,提高警觉,才能了解事实真相。故事出自《战国策.秦策二》:

昔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资料来源: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

点阅【幼学琼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