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君臣交锋之巴图鲁犯上

圣祖仁皇——康熙帝大帝传记之三

大清王朝从入主中原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据守关外的一方部落,而是万邦瞩目的世界中心。作为众王之王的大清皇帝,一举一动不仅决定王朝兴衰的走向,更影响着天下格局。然而,清朝入关之初的前两位皇帝——顺治和康熙,都是幼龄登基。康熙帝的即位,能否像他的父皇一样,平稳走过亲政前的学习和历练阶段呢?

康熙鳌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了。这是少年康熙帝做的第一件漂亮的大事,也是他走向亲政的标志性事件。在后世的文艺作品中,它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这场智谋与勇力的较量,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鳌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辅政大臣

那四人是有功勋的元老重臣,朕就把国事全都托付给他们。希望他们竭诚尽忠,扶助幼主,佐理政务。——顺治帝

(出处: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顺治皇帝遗诏》)

二十岁前后的康熙皇帝,清佚名 青年康熙帝朝服像 局部。(公有领域)

顺治帝的驾崩、康熙帝的继位,让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新年,变成一个悲喜交加、改变大清历史的重要时刻。天子登基后,自然是治理国家的第一人,但是如果天子年幼,是无法独立处理政事的。

既然幼主无法治国,那么朝廷就会选出特殊的人,或代理、或辅佐天子掌管朝政,也就是“摄政”。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顾命大臣,如周成王时期的周公、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等,他们大多是德高望重的国士栋梁,为了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留下许多佳话。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类人,就是垂帘听政的太后。

按照满清旧制,宗室诸王负责摄理国家政事。比如顺治帝六岁登基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另一位亲王共同辅政。后来多尔衮一人独大,一路晋升至“皇父摄政王”,不仅专擅朝政,在各方面用度几近于皇帝。这一切在多尔衮壮年离世后才扭转过来。康熙帝的即位,情形和先帝惊人的相似,但是历史却不能再重演了。

因而顺治帝在遗诏中一改旧俗,确立了顾命大臣辅政的新制度。他们四人分别是:首席辅政大臣、四朝元老索尼,赫舍里氏,正黄旗人;苏克萨哈,正白旗人;还有两位镶黄旗的遏必隆和鳌拜。他们四人都出身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或是开国元勋、或是名门之后、或是战功卓著,为开大清创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顺治帝的器重。

这四位大臣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于托孤性质的辅政重任,还是非常惶恐的,担心遭到满清诸王贝勒的阻挠。在宣读遗诏时,他们四人就向宗室成员推辞:“先帝降遗诏,命我四人辅佐幼主。但是国家政务都是由宗室辅佐,我们是异姓臣子,怎么能担此大任?还是应该让各位王爷贝勒共同理政。”亲王们赶紧答复:“先帝知道你们的忠心,这才把国家大业委托给你们,就不要再辞让了。”

四辅臣这才在顺治帝灵位前,郑重立誓:“臣等发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与宗室私下往来,不结党羽,不受贿赂。如果违背誓言,愿意受上天严惩。”[1]其他文武百官也在大殿上立誓尽忠职守,辅佐新皇。

于是,在康熙帝亲政之前,清廷正式确立了四大臣辅政制度,他们四人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皇帝职权,以“辅臣称旨”的名义行使最高权力。一般而言,四辅臣集体讨论出决策,共同向皇帝上奏。康熙帝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聆听、参与大臣们的奏议,探索处理政务的方式。最后,康熙帝还要向祖母孝庄太皇太后请示。

从确立四大臣辅政到康熙八年(1696年)亲政,历经近八年半的时间,这一过渡时期也称“辅政时期”。期间,孝庄太皇太后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辅助的作用。她以淡泊名利的心性,拒绝了垂帘听政的特权;并以超然尊贵的威望,极力支持和辅助年幼的皇孙。

因为有过辅佐顺治帝的经验,孝庄处理政务更加从容,也能够给予康熙帝更多点拨。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孝庄对康熙帝的培养,更多的是教诲和勉励,启发他领悟帝王治国之道。

孝庄曾亲笔书写条幅训诫康熙帝:“古人常说,做皇帝难。天下百姓都寄望于皇帝。所以,皇帝必须深切体会‘得众则得国’的至理,要让四海安居乐业,江山才能稳固。”她更谆谆叮嘱:“你要宽容仁爱,温良恭敬,谨言慎行,勤于朝政,这样才能继承祖父辈留下的基业,我才能放心。”[2]

鳌拜擅权

鳌拜、遏必隆因为圈地之事,杀死尚书苏纳海三人,太冤枉了,这样的事情朕是不忍心做的。他们不仅不该杀,更不该被治罪。——康熙帝

(出处:至于巴图鲁公鳌拜、遏必隆,为圈地事,杀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冤抑殊甚。此等事皆朕所不忍行者,朱昌祚等不但不当杀,并不当治罪也。——《康熙朝实录》)

鳌拜朝服像。(公有领域)

康熙帝一天天长大,整个国家也在良好的政治制度下平稳运作。但是世事难料,人心易变,辅臣制度虽然杜绝了宗室擅权的弊端,但那四位大臣真的能像誓言所说的那样,坚守初心,无私地辅佐幼帝吗?

四辅臣中,最嚣张跋扈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鳌拜了。早期的鳌拜,还算是一位赤胆忠心、骁勇善战的将领。他追随太宗皇太极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其心腹。他拥有满洲“巴图鲁”(勇士)的称号,武功高强,据说能把铁箭射到城门上,十几个侍卫合力都不能拔出箭来,其彪悍勇猛可见一斑。[3]

鳌拜军功卓著,排名却在最后,当然不甘久居人下,逐渐按捺不住争权夺利的野心。他开始利用职权,翦除异己,意图打破四臣辅政的平衡。比如,鳌拜早年和内大臣费扬古有仇怨。在辅政的第二年,他就编织一些罪名,把费扬古及其两子杀掉了。之后,鳌拜日益专横,开始在朝中培植势力,他的亲戚以及一些趋炎附势的大臣,比如他的弟弟、侄子,还有大学士班布尔善等人,先后依附于他。

平时议政,鳌拜的态度更是不可一世。他自恃军功,言行专横跋扈,令百官惧怕。[4]其他三位辅臣难道不理会吗?《清史稿》里说:“索尼年老,遏必隆暗弱,苏克萨哈望浅,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争。”排名第一的索尼年老多病,第二名苏克萨哈资历最浅,第三名遏必隆昏聩懦弱,这三位都不是鳌拜的对手,对他的行为都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鳌拜最嫉恨的是苏克萨哈,视他为最大的政敌。苏克萨哈身为额附之子,受到皇家器重,因而在顾命大臣中的排名仅次于索尼。有意思的是,苏克萨哈和鳌拜还是亲家,本来是最有可能结成党羽的。可是,苏克萨哈看不惯鳌拜盛气凌人的做派,在议政时处处和他作对,两人的积怨也越来越深。

另外,苏克萨哈所属的正白旗,原本是多尔衮统领,和皇帝亲领的两黄旗旧怨颇深,所以苏克萨哈和另外三位辅臣矛盾重重,本身就处于孤立地位。于是鳌拜便谋划,利用圈地事件兴起波澜,起到进一步孤立、打压苏克萨哈的目的。

早先多尔衮摄政时,利用权势优先圈占田地,把好的土地分给正白旗,之后才是镶黄旗,引起两黄旗成员的不满。二十多年后,在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鳌拜旧事重提,要求重新分配圈地,果然得到黄旗大臣、甚至是辅臣的支持。但实际情况是,各旗民早已安居,突然迁移只会引发京城的动荡。

因而,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表示反对:“圈地之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康熙三年朝廷就规定,不许在民间圈地。所以现在不适合更换圈地。”[5]鳌拜却一意孤行,以“称旨”名义,强行颁布换圈地的旨意。此举闹得满城风雨,百姓人心惶惶。

到了十一月,京城附近的地方官也纷纷上疏反对。直隶省的总督朱昌祚说:“如果这是皇帝的旨意,臣不敢越职上奏。只是目睹旗民生活交困,希望立刻下诏停止换地。”巡抚王登联也说:“自从诏书下达后,旗地待换,民地待圈,大家都不去种地了,土地一片荒凉,希望马上停止这件事。”[6]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鳌拜就矫诏,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一同逮捕问斩。他们三人,都是从二品以上的高官,鳌拜说杀便杀,可见心肠之毒、权势之大。当时的康熙帝,不过十三岁,却也明白圈地之事关于京城民生,于是特地召见四辅臣询问此事。由于黄白旗之间的矛盾,除苏克萨哈沉默不语外,索尼和遏必隆也同意将苏纳海三人治重罪。

理性的少年天子,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始终没有同意鳌拜的主张。但是权臣气焰嚣张,仍然假借天子的名义,草菅人命。三人的死,让康熙帝万分痛心。直到四十年后,康熙帝向群臣回忆此事,仍然称他们“冤抑殊甚”,惋惜和痛心之情溢于言表。

不动声色

鳌拜枉称顾命大臣,却一意窃弄权柄,把持朝政。——康熙帝

(出处:盖康熙诛鳌拜诏,亦有“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等语。——《十叶野闻》)

康熙帝亲政后,延续了在乾清门“御门听政”的传统。图为乾清门牌匾。(Wikimedia Commons)

鳌拜对下掌握生杀大权,对上更是傲慢无礼。他见年幼的康熙帝仁厚宽和,渐渐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常常直呼他为“小孩子”,甚至出言不逊。

根据笔记小说记载,有一天鳌拜准备奏事,看到康熙帝读儒书,很不高兴,就不客气地“直谏”:“根据我大清的制度,皇上应该多读喇嘛经,而不是儒生的书。”康熙帝笑着说:“此一时彼一时。大清入主中原,却不读孔子的书,没有这个道理。朕认为三教平等,不分高低,爱卿为何见识不广呢?”

鳌拜却愤怒地说:“皇上刚亲政,就拒绝臣的忠谏,臣还敢问国事吗!”说着,他拂袖就要告退。康熙帝仍然温言安抚他:“朕不是拒谏之君,读书也不是什么坏事。爱卿应平心而察。”鳌拜还是不依不饶:“皇上,请把臣的话交由诸臣讨论。假如臣的话有什么谬误,臣愿以死谢罪。”康熙帝知道他性情骄纵,也不计较,一笑了之了。

还有一次,鳌拜请求加封家族里的一位前辈,理由是他在跟着太宗皇太极征朝鲜时立下大功。康熙帝回绝说:“不是他的功绩不显赫,而是先帝对他的恩赏已经很优渥了。怎么今天还要请封?朕不敢逾越先皇的定例,请爱卿自重。”鳌拜不肯奉诏,还在大肆申辩。康熙帝心中对他的跋扈无礼很是厌烦,但是顾全他顾命大臣的颜面,还是平静地安抚他:“朕另有旨意,爱卿不必过于劳心。”鳌拜却立即谢恩,自以为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可见其蛮横擅权之甚。[7]

和桀骜不驯的鳌拜相比,康熙帝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睿智和涵养。哪怕在生死考验面前,康熙帝依然能够不动声色,化干戈于无形。

笔记小说中还记载了一件事,说鳌拜有一天称病不上朝,康熙帝亲自去他的府邸看望。来到鳌拜的寝室后,有个警惕性很高的侍卫看到鳌拜脸色不对劲,立刻冲到他的床榻前,揭开席子,床上赫然露出一把匕首。就在这尴尬且危急的情况下,康熙帝却淡淡一笑说:“刀不离身,是满州的旧俗,不足为怪。”说罢从容回宫。[8]

表面上,康熙帝对鳌拜,不露喜怒,步步退让,其实他是在等待反击的时机。而孝庄和其他辅臣,也在或明或暗地襄助康熙制衡鳌拜,希望康熙帝尽快实现亲政,以解除鳌拜的大权。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帝大婚,孝庄为他择娶名门淑女、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六年三月,康熙帝十四岁,到了亲政年龄,索尼就代表四大辅臣,多次奏请康熙帝亲政。

起初康熙帝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将奏疏“留中未发”,不久索尼病逝,康熙帝便率领三大辅臣拜见孝庄,定下亲政大典。七月初三那天,康熙帝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并昭告天下亲政的讯息。之后,康熙帝延续顺治帝时期的“御门听政”制度,正式处理政务。然而鳌拜贪恋权位,继续干涉朝政,再加上朝中文武百官多出于他门下,皇帝的旨意无法真正施行。

这时,苏克萨哈作为辅臣之首,也出面佐助康熙帝。他多次向孝庄上奏,表明解除辅臣之职的决心,“晚上归政于皇上,第二天一早就去为先帝守陵”。[9]一旦苏克萨哈卸任,辅臣制度就不复存在,鳌拜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独揽大权了。因而他决定向苏克萨哈出手。鳌拜利用言论,和他的党羽极尽罗织编造之能,定下苏克萨哈的二十四项罪名,要将其凌迟处死并灭门。

康熙帝自然知晓鳌拜的险恶用心,果断地否决他的奏报。但是鳌拜步步进逼,“攘臂上前,强奏累日”。他在天子面前毫无人臣之礼,更无大将的风度,捋起袖子、挥着胳膊,朝着康熙帝整日咆哮质问,坚持要处死苏克萨哈。

这是君臣第一次正面交锋。十几岁的少年康熙,面对武功高强又骄横擅权的鳌拜,“坚执不允所请”[10],力保苏克萨哈一命。但是这次争论的结果,仍然鳌拜占了上风,将苏克萨哈灭门。又一次的流血事件,让康熙帝对鳌拜彻底失望,他不再顾念先帝托孤的情分,开始筹谋灭鳌拜的大计。

点阅【圣祖仁皇——康熙大帝传记】连载文章。

注释:
[1]《康熙朝实录》卷1:顺治十八年正月辛丑条。
[2]《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2集卷40:圣祖母作书,训诫冲子曰:“自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君临其上,生养抚育,无不引领而望。必深思得众则得国之道,使四海之内咸登康阜,绵厯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其寛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乃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
[3] 《南亭笔记》卷1:鳌拜在清世祖时,即入枢垣,有膂力,尝挽强弓,以铁矢贯正阳门上,侍卫十余人拔之不能出,亦可知其大概矣。
[4]《清史稿》卷249: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
[5]《康熙朝实录》卷17:康熙五年正月丙申条。
[6]《康熙朝实录》卷19:康熙五年十一月丙申条。
[7]《十叶野闻》卷2:《顾命异闻三则》。
[8] 《啸亭杂录》卷1:《圣祖拿鳌拜》。
[9] [10]《康熙朝实录》卷22:康熙六年七月己未条。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