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全球制造业大转移 墨西哥成中企跳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2月26日讯】随着美中关系多年来持续变冷,脱钩中共已经是大势所趋,现在,不仅是外企在大撤退,中国的制造商们也在前仆后继地离开中国,迁入印度、越南等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之外,紧临美国的墨西哥,也在吸引着大量的中国公司前往投资,那么,墨西哥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此外,苹果供应链外移中国的动作,目前已经扩散到中国厂商公司,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苹果痛下决心、重新布局呢?我们知道,中美贸易战削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而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催化剂,是促成大规模生产基地转移的重要因素,这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内容。

墨西哥成为进入北美市场的最佳跳板

近些年,不少中国公司意识到了墨西哥的优势,正在不声不响地在当地建立生产线,因为只要给商品贴上“墨西哥制造”的标签,就可以将产品免税运往美国。

根据墨西哥经济部的数据,自从2021年10月,新莱昂州的新州长加西亚上任之后,已有将近7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涌入了这个地区,成为继墨西哥城之后,吸收外资规模最大的州。 其中,中企份额令人关注,2021年,中国企业占据了新莱昂州外国投资的30%,仅次于占比为47%的美国投资。

新莱昂州,位于墨西哥的东北部,因为和美国德州共享边界,因而占据了地理优势,被认为是最适合美国市场的供应地。也因此,新莱昂州正在逐渐成为北美市场的“避税后花园”。

比如,《纽约时报》2月3日的一篇文章报导说,为了避税和节省运费,去年迁入墨西哥的中国公司敏华控股(Man Wah Holdings Limited),正斥资3亿美元在新莱昂州建厂。公司计划在当地招聘6,000人,年产家具90万件,大多数产品很可能销往美国。

对于墨西哥来说,中国公司的进入,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有大量外资涌入,墨西哥自然也乐得坐收渔利。新莱昂州州首府蒙特雷一家投资促进机构的负责人就表示,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后,中国企业就迅速对投资墨西哥产生了兴趣。

我们知道,1994年1月1日,为了取消贸易壁垒,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墨西哥正式成为进入北美市场的最佳跳板。

不过,对中国卖家来说,却多了点插曲。2018年4月4日,也就是这一天,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的1,300多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而在此之前,中国和其它国家的产品进入美国的关税是3.9%。

从3.9%到25%,翻了几倍的关税,促使不少中国制造企业,为了在贸易战中活下来,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而墨西哥之所以能吸引到中国制造商,就在于它具有“近岸外判”的整体趋势,所谓“近岸外判”,简单说,就是企业用相邻国家的人来完成工作和服务,比如,在美国的许多公司,会把一些工作外判给墨西哥、加拿大。

大家知道,随着3年前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工业被扰乱,港口拥塞,许多在美国设有工厂的企业,出现了亚洲制造的零部件短缺的情况,而为了降低海运不确定性带来的延期交付风险,以及压低海运成本,许多公司要求供应商在北美建厂,否则将面临失去业务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不少中国厂商把生产线转移到了墨西哥,这样不仅可以保住客户,还能获得更低的劳动力,降低关税成本等。

在2019年~2022年期间,从中国到美国的海运货柜运输成本,曾经一度飙涨了3.5倍以上。有的运费涨得更是离谱,从之前的每个货柜2,000美元飙升到了2万美元。

但是,如果从墨西哥运往美国,优势就会显露出来。据Shelter公司介绍,正常情况下,一个40呎的货柜,在一周的时间内从墨西哥运到美国,花费只需1,800美元,而亚洲国家把货运到美国,时间要长达3到5周,而且运费要大约4,300美元。

不过,到了今天,随着美中之间摩擦的加深,转移生产线以避免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是中国企业要考虑的更重要因素。因为中国的不少企业,不想放弃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市场。

印度制造”或主导地球未来产品制造

其实,不仅是墨西哥成了中国企业投资的战略市场。越南、印度也正在加速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各大厂商的制造中心。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共自己“做”出来的结果。

我们看到,近期,随着美国苹果公司强力要求供应链转移到越南和印度后,制造基地将会再次大幅度转移。由于印度人口逐渐超过中国,劳动力低廉,再加上理工和科技人才济济,英文能力也优过中国,所以,未来“印度制造”很可能将主导世界产品制造。

多年来,苹果公司一直依赖中国庞大的制造业网络,来大规模生产iPhone、iPad和其它流行产品。但在去年,苹果却遭受了中共严厉“清零”带来的重大考验。去年10月时,位于中国郑州的全球最大的iPhone工厂富士康,先是爆发疫情,11月时,又因为薪资纠纷引发工人抗议,许多员工离厂。苹果公司也表示,工厂是在“大幅降低产能”的情况下营运。

后来,尽管郑州工厂的营运恢复正常,但因为当时正好赶到关键的假日购物季,供应问题受到影响,打击了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机型的销售。这一事件,让苹果吃尽了苦头。2022年,苹果的股价下跌了将近27%。

今年1月,彭博社报导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说,苹果供应链外移中国的动作,目前已经扩散到中国厂商公司,也就是中国的十几家苹果供应商,也已经获得了在印度扩厂的初步许可,包括AirPods及iPhone的组装厂立讯精密,镜头模组制造商舜宇光学子公司等。不过,印度方面,也可能会要求这些企业寻找印度当地的公司一起合作。

当然,中国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外移到印度进行设厂,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这是全球科技“去中化”的趋势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根据《华尔街日报》先前的报导,苹果已经要求供应商加速在中国以外的生产基地建立生产线,以降低对鸿海子公司富士康郑州厂的过度依赖。

陆媒《科技新报》也报导说,这次苹果公司,强力主导和印度政府清奈工业区的积极接轨,可望在10年后让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

促成大规模生产基地转移的催化剂

虽然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的中美贸易战,已经削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促成生产基地大规模转移的,还有几个催化剂。

大家可能还记得,2020年初,随着疫情的爆发,全球陷入一片黑暗与恐慌之中,还上演了口罩大战,而疯抢口罩和医疗资源,也让世界意识到,产品在中国制造的比重越高,越会受制于中共。此外,中共的清零封控,也导致供应链断链,这也催化了世界各国,检讨生产过度集中在中国的风险,并开始加速生产线“去中化”的布局,对于这一点,我们刚才提到的苹果公司,应该是深有体会。

此外,在过去3年的疫情中,全球也都领教了充满政治色彩的中共经济学。习近平当局对中国互联网、房地产、教培等行业的打压,让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奄奄一息,中国经济也跌到了历史低点。那些在财产和精神上受到双重创伤的中国企业家们,为了摆脱中共政府的控制,很多人都加入到“润学”大军,带着资金和技术,移居到了海外。而这些散落全球各地的企业家们,也在悄无声息中,逐渐改变着产业链的布局。

现在,北京虽然来了个180度急转弯,突然结束了清零抗疫,开始为经济松绑,也不再强调经济的政治指向。但是,习当局的动作并不能真正安抚人心,中共最高层这种拍个脑袋就可以来个逆转的经济政策,也成为了另一种催化剂,让不少外资企业对中国却步。

根据货柜追踪平台Container xChange的年度调查,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2,600名受访者里,有67%的人表示,在中共实施“清零”后,他们已经开始考虑调整供应链的布局。

还有一点,我们也观察到,随着今年中共经济政策的调整,一些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会快速回升,正在把资金押注中国。但是,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或许将成为新的催化剂,改变这些资金走向。

我们看到,气球事件所引发的舆论战火还没有平息,美中关系又因为中共有意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援助而再次陷入危机。2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虽然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进行了会面,但紧张局势不但没有降,反而又升温。

随后,在俄乌战争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美国总统拜登突然访问基辅,而在同一时间,王毅也前往莫斯科访问。在王毅访俄之前,美欧多国就纷纷警告说,如果北京这样做,将跨越美欧的红线,中共将面临严重后果。目前,随着美欧、中俄两大超级阵营,地缘政治问题日趋紧张与尖锐的情况下,国际局势也将随时发生巨变。

我想,在世界两大阵营立场更加分明的情况下,聪明的资金自然也会寻找到新的去向。

策划:宇文铭
撰文:宇文铭
编辑:蔚然
剪辑:曲歌
监制:陈思雨
关注“财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