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论坛】三中全会无大招 战时体制全速转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0日讯】美国总统拜登最近接受《时代杂志》的访问时列举了一系列中国经济问题,认为中国经济现在不是蓬勃发展,而是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外界都知道中国经济正面临困境,但是否如拜登所述已经到了崩溃边缘这么严重的程度呢?下个月中共将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预计将会提出一系列的经济方案,这个经济方案会有什么新的经济措施吗?

习近平逆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成怪物

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退休教授文贯中在新唐人《菁英论坛》节目中表示,中国经济面临重重困难,因为内部矛盾很深。其实在十多年以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如果中国不进一步进行改革的话,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一直下降。当时也有一些中共政府里面的高层,比如温家宝也指出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都会丧失。在这之后,习近平以挽救党的这么一个形象登台,然后就用这个旗帜去打所有其他的改革派,改革派无非就是要坚持由市场来决定性的配置资源,而习近平现在是由党来决定配置资源,完全是一个180度的转向。他对经济上比较改革的那些人,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打击的非常厉害。

习近平要把国营经济做大做强,不惜工本,所以他也会动用所谓国库、党库去补贴他喜欢的那些国营企业,那么这些国营企业也许会有进一步的增长。但是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了,你用国营企业,用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办法有可能有一些短期的刺激作用,但是没有长效。也解决不了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业问题,不现在不但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就是刚出来的大学毕业生都找到工作,这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另外中国现在的生产极度过剩,中共想到全世界去倾销,但是全世界也警觉起来了,以美国带头,欧洲等很多国家都认为这种倾销不能接受。

文贯中说,现在中国内部很多的问题使经济变成一个怪物,就是它有一部分市场经济的成分,但是最决定性的一些配置资源的权力来自于党,而这个党又没有合法性,所以内部是困难重重。说到要素市场化,当然土地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共产党剥夺中国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有私有的一寸土地。习近平现在也不可能把这个放掉,因为中共把每一片土地都由党垄断起来,几十年来用土地财政榨取土地升值的那一部分财富。一部分财富当然它做了很多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中共也用土地财政来养它将近一亿的政府官僚系统,还有扩军备战以及收买世界上的那些所谓穷朋友或者独裁者,都是用这个钱,所以它们对土地可能不肯放手。

中共宣传说,中国贫困已经摆脱了,已经实行了全面小康,但是我们知道有5亿多人一个月才一千人民币不到,九亿多人月收入两千人民币不到,这跟中共现在向世界宣称的千年盛世完全不吻合。

为短缺经济做准备 中共回归战时体制

独立电视制片人李军在《菁英论坛》表示,美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最近在一个采访里面,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他说中国领导人很奇怪,不愿意使用更多的政府支出来支持消费者的需求,反而用于扩大生产上。他认为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内需,应该像美国政府一样,如果搞福利或者发钱,简单又有效,民众有钱需求就上来了。而这时候中共是反其道而行之,还大搞生产,而且这个生产又无法消化,这不是使整个中国经济更恶化吗? 2023年8月的时候,克鲁格曼曾经专门写文章给中国经济出谋划策,他说理想的情况下,中国将推动长期需求的改革,使家庭获得更多收入,从而使不断增长的消费取代不可持续的投资。不过到今年,他发现中国完全走了相反的道路,所以他认为习近平这个失误使得中国经济危机爆发提前到来。美国财长耶伦今年4月份出访中国时呼吁,说中国不要再依赖出口来刺激经济,要提高内需与消费,她说如果中国经济政策不改的话,可能会引发美国的关税调整,耶伦也非常清晰的表达了美国不会接受中国出口的新三样,就是电动车、电池、太阳能产品对美国的倾向。

大纪元时报总编辑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中国的经济明显是整体不平衡的一个问题,包括很多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建议,应该提高居民的收入或者补贴普通居民,增加内需、增加消费等等,但中国政府继续补贴企业,生产更多的东西,中共的药方不是来解决这个不平衡,而是增加这种不平衡,然后增加生产。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共为了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短缺做准备,所以拚命增加生产能力。

做生意最大的问题是东西或者是服务卖不出去,中国目前的情况,我们看到是一种过剩的经济,就是市场的销售制约着经济发展。但是战争时期的最大问题是生产不出来,大家买不到东西,所以要实行配额制度,生产不足成了制约因素,这就是短缺经济。

郭君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中国人其实都知道九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开公司做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是原材料,是土地,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企业做什么出来都能卖的出去,是所谓的卖家市场,这是典型的短缺经济的一个模式。但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在中国开公司做企业最大的问题不再是资金、原材料,而是销售问题,是市场问题,做出来东西容易,卖出去很难,只有卖出去了,才能继续生产,才能扩大市场,企业才能成长,这就是过剩经济模式。

短缺经济最多见的就是战时经济,所有的产品都要实行配额制、配给制。二战的时候,包括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面包、汽油、布匹基本药物都是配给制,中国八十年代之前,也都是配给制,买食物需要粮票,这种体制一切都是为了赢得战争,所有的社会资源优先供应战争的需要。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共现在正在把经济转型成为一个短缺经济模式,所以它的宏观经济措施是拚命鼓励生产,而不是鼓励消费。它拚命鼓励生产的这个过程,其实是要壮大这样的一个运作机体,权力运作的一个机制。

郭君表示,中共的思维跟大家想的是不一样的。习近平这样做有可能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共产党政权的制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应付战争时的短缺经济而设计的,所以当遇到麻烦和压力的时候,他它政权不稳的时候,它会向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方向变化,因为它只会这个。第二个可能性就是中共正在为未来的战争做一个准备,所以现在的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型目的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这恐怕是大家最担心的。特别是清零这三年,大家都觉得是习近平没搞懂,其实很多传出来的消息说,习近平是知道的,他是为了战争体制的转型做压力测试,想看看老百姓的承受力最极限到多大,这样在未来的一个极限情况下,中共能够有多大的空间来运作。

台海危机升级 未来两年可能战争爆发

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美国有很多报告,比如CIA认为中共可能会在2027年的时候做好进攻台湾的准备。也有报告认为到2027年到2030年期间最危险,当然有一些情报专家认为最危险的是应该是2025年和2026年,也就是说明年或者是后年。就是因为情况急转直下,我们的确看到中国大陆的一些变化,除了经济方面的国进民退,大型军工企业全力开工生产,这些情况以外,还有其它的改变,比如说强化社会控制,对流动人口进行限制管理,舆论管控,还有备战动员,征兵等等措施,所以现在感觉确实中共正在往战争那个方向走。

郭君说,如果战时体制一旦出现,个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和我们过去二三十年熟悉的模式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会变成一个短缺经济的模式,个人生活需要面临配给制,所以中共正在试验一些国有大型食堂,所有企业其实都面临一个分配制,因为各种原料,各种生产要素都需要经过政府的调配,就是由计划委员会进行调配和管制。一旦出现这种战时体制,时间拖得比较长了,尤其依赖出口的经济,出口停顿了,经济一定就会萎缩,其资本市场可能会停止运作,资金流可能受到管制,国家基本上会回到八十代之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上去。

新唐人、大纪元推出的新档电视节目《菁英论坛》,是立足于华人世界的高端电视论坛,该节目将汇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热点议题,剖析天下大势,为观众提供有关社会时事和历史真相的深度观察。

本期《菁英论坛》全部内容,敬请线上收看。

《菁英论坛》制作组

转载和引用《菁英论坛》文章 ,请保持原文内容,并标明出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