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补税风波扩大 企业主叫苦: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9日讯】中共地方政府深陷财政危机之际,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中国各地税务机构纷纷开启了向当地企业公司追缴税款或另立名目加征新税的模式,网络上众多中小企业主叫苦连天。有老板有感于公司已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表露了退出躺平的想法。

上市公司博汇股份近日发布的一份停产公告,让一众中小企业被地方税务部门追讨税款的情况进入了公众视野,并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甚至引起是否会有全国性的追缴欠缴税款安排等担忧。

为此,中共国家税务总局的一名负责人,6月18日通过回答陆媒记者的提问进行公开辟谣,否认税务部门在组织开展全国性税务检查,声称近期地方上的查税补税行为“均属税务部门正常履职行为”。

官媒的报导还引述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某某的回应称,“税收追缴期限一般为3至5年,但对于偷税、骗税等严重违法行为,追缴期限不受此限”。

然而,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众多中国企业主、小老板的爆料则显示,这一波补税风潮并非个案,而且各种乱象横生,许多事件根本与偷税、骗税毫无关系,明显已经超出了所谓“正常履职”的界限。

例如:微博博主“投行小兵”日前发帖透露,一个朋友出差去见客户时,客户诉苦称,税务局让他们补缴8000万,而公司找机构自查的结果与税务局追缴的金额差异很大。而公司只得到一份税款缴纳通知书和一个电子版的各类税款缴款明细,具体款项的计算过程根本不知道。这位顾客表示,“公司明天准备去法院提请破产重整了,让税务局申报债权”。

(微博截图)

这位博主同时还透露,据他听到的消息,过去政府招商引资承诺的补贴和优惠,现在“都不算数了”,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要求企业退还曾经发放的补贴。

(微博截图)

还有博主爆料:苏州一个去年就刚成立的内容制作公司,最近也接到税务电话,要补缴文化事业建设费,按照营业额的3%进行缴费,理由是公司的工作内容涉及广告营销。公司负责人还打听到上海的一些同行也有收到类似通知,被要求补交6%的增值税、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发帖者有感于公司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空间,含蓄表示要躺平

(网页截图)

还有网友爆料:某公司的会计人员在税务局办事时,听到税管员的议论,得知当地又下了“新政策”,要向企业加征土地税和“垃圾处理税”,而税管员们也为不断出台的新政策感到很伤脑筋,吐槽说“今年一年学的税务知识比过去10年加起来都多”。

更令人无语的是,公司拉货的司机去税务部门开费用票,结果“去了三次,每次税率都不一样”,司机询问究竟哪次是正确的,税管人员自己也不清楚,“都在蒙圈中”

(网页截图)

更有一家小公司老板爆料称,自己周末被税务局“约谈”,自己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公司的房产土地、印花税等缴纳均正常,对方的意思很明确“没其它问题,就是让补税完成他们的税收任务”。这位老板吐槽说,自己原本还想尽力再“撑一撑”,不料现在面对这样的事情,“这简直是要逼垮企业逼死负债累累的老板”。

(网页截图)

对于网络上的这些企业主、小老板们的爆料和吐槽,中国网友也议论纷纷:“逼急了”;“穷疯了”;“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们已经补过印花税了,以前的优惠政策不认了”。

有网友感叹道:“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现在还能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竟然还要来补刀?!”

有网友议论道:“经济好的时候你严一点啊,现在这个情况你从严,那不是置人于死地么。”

有网友则直言:“收割者准备跑路,跑路前不得收割一波么?”

(记者竺颖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