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4日讯】立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开始蓬勃生长。此时正是养生的好时候,也是人体调养肝脏和脾脏的好时机。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中医认为,春气与肝气相通,肝脏在春季的生理功能最为活跃,因此立春后是“养肝黄金期”。
综合陆媒报导,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排毒器官,维持着身体的代谢和消化。若能立春后好好养护肝脏,让肝气通顺,阳气满满,让你健康一整年。
如何做好立春时节养生,以下几个方法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穿衣养生 保暖防寒
孙思邈《千金要方》告诉人一些立春时节养生的要点,在着衣、饮食和入寝等方方面面都要顺时气,他说:“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
立春后,早晚温差较大,忽冷忽热,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因此穿衣要 “下厚上薄”,就是下身穿得厚暖,上身穿得略薄些。特别是对头、脚、颈、手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寒。
二、充足睡眠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需要充足的睡眠,也是最好的保肝良药。《黄帝内经》指:“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建议早睡早起,早睡可以保证肝胆经气血充足,早起到户外散步,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三、饮食养生
饮食上,遵循“春夏养阳”的法则。饮食应以少酸多辛为主,适当增加温性食物,有助于发散阳气。同时,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或油腻的食物,还要减少食盐摄入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春季饮食应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大枣、山药、扁豆、瘦肉、鱼类、蜂蜜、姜、大麦、小麦等具备补益和缓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以疏肝理气。
立春后应多吃8种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和茴香。
四、调养情志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因此,立春时节要特别注意情绪的调节,避免过度愤怒或忧郁,会导致肝火上炎,应保持心胸开阔和愉悦的心情,有助于阳气顺畅地在体内运行。
五、运动养生
立春后,适当增加户外运动,但运动宜缓不宜急,缓步而行,全身放松,就能帮助阳气生发,起到养肝的作用。
六、足浴养生
脚视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因为脚上有大量与脑和中枢神经紧密连接的神经末梢。立春后,适当用热水泡脚,加速体内寒湿气的代谢,还能够促进体内阳气生成,有益身心健康。
七、 保护眼睛
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息息相关,用眼过度很容易使肝血不足。应该适当休息一下眼睛,从而达到养肝的目的。
(责任编辑: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