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12日讯】中国外资出现断崖式暴跌,去年下降27.1%,创下史上最大跌幅。官方一方面否认这是外资撤离,声称是市场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中共国务院又通过所谓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想方设法留住外资。
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出现断崖式暴跌,2024年全国实际投资外资金额较2023年萎缩27.1%,创史上最大跌幅。
中共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59,080家,年增9.9%;但实际投资外资金额却仅为8262.5亿元人民币,年减27.1%,跌幅不仅创下史上最高,也凸显外资企业在中投资环境的深刻变化。
外界质疑,外资金额年减27.1%,同时新成立的外资企业数量却增长9.9%,是否自相矛盾?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受到中美竞争,中欧关系紧张,大型的外资企业都是来自于欧洲跟美国,甚至日本韩国,这些外资的撤离速度可能比较快。而一些东南亚,印度,台湾或者说其他东南亚地方,他们可能一些小的资金进来,成立新的公司。所以地缘政治的影响是看到来自于大资金方的这些国家的资本撤离的比例比较高,而这些小资金方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可能在中国设立一些新公司,所以才产生这种矛盾。”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认为,中共商务部的数据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差距太大。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商务部的数据虽然是下降了20%,但是它还有七八千亿的净流入,对吧?但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里面显示的,它是个负数。就是说,外资不仅没有净流入,反而还是净流出。我们再对照中共官方的统计,去年发布的一个数据就是经济普查,从2018年过来这五年,外资雇用的人数大规模地下降,其实跟外资撤离是相对应的。所以从目前的数据看来,外界更多的采信更愿意觉得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可能更接近于实际。”
对于年减27.1%这个数字,中共官方声称,这是市场结构调整,不是外资撤离。学者指出,北京官方的解释,更多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辩解,试图淡化外资信心下降的事实。
黄大卫:“外资减少的主要原因,第一个是外部环境恶化和中国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第三点是由于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第四点是中国税收政策的变化。最后一点是由于地缘政治的风险,例如中美竞争、台海冲突、俄乌战争等担忧的不断上升,使大部分企业选择撤离。”
大纪元专栏作家 王赫:“因为中国目前整个经济情况非常的糟糕,而且当局是国进民退,包括外资在中国这么些年来都受到严重的压迫,中共的反间谍法,对外资的打压,整个经商环境的恶化,这些才是外资从中国撤离的主因。”
中共官媒《人民日报》试图淡化外资暴减的影响,强调引资规模受中长期多重因素影响,上下波动符合经济学规律。文章指出,2021年以来,中国连续3年引资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外资大量流入,集中释放投资需求,2024年有所收缩,是在正常范围内。
黄大卫:“中国大陆的统计数据可能更倾向于一个政治正确,反映出一个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一个榜样,去显示出它的社会制度优越性。往往会淡化甚至是非常忌讳负面信号,所以有可能存在一些统计上的一些修改和美化的可能性。”
中共官媒这边唱着中国市场已“今非昔比”,只有“没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外资撤出”。而中共当局这边是想尽办法留住外资。中共国务院常务会议2月10日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再次强调外资对就业、出口的重要性。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官方一方面辟谣外资撤离,一方面提出稳外资措施,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态。既然没有大量外资出台,那为何还要提出稳外资呢?
编辑/黄亿美 采访/易如 后制/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