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1日讯】日前广东珠海市出让路边停车位经营权,并让中标公司建设停车位,被嘲讽“砸锅卖铁”“抢钱”。
周一(2月17日),中共珠海当局发布《珠海市市政道路路内停车泊位经营权有偿出让》的公开招标公告,宣布出让全市23798个“路内停车位”的20年经营权,出让金额是人民币7.32亿元起。
该公告发布时间为1月27日。该项目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均为2月17日。
招标公告称,拟出让的停车位包括已经建好的停车位9228个,另外还可以新增停车位14570个。新增停车位的中标人,需要在协议生效后的两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此事被媒体报导后,迅速引爆舆论。
珠海城管部门宣称,转让经营权是为了“规范停车位的经营管理”,并且“合法合规”。城管还承认,目前停车位“按照政府定价”,但将来可能出现“收费标准调整的情况”。
许多网民纷纷斥责,路边本来就是公共资源,免费给市民用的,现在画个白线就收停车费,不合法也不合理。车主买油的时候花费的钱,就已经包含了养路费和燃油税,不应该再额外收费。还有网民质疑,在路边停车位停车要缴费,那如果车子被别人划伤了,停车位的经营管理方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看管责任?
有网友留言:“同样的一条路,车靠边一停,交警马上过来贴条罚款100元,说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过几天画条线、打个框开始收停车费,就完全合理合法了。嗯,挺好的。”
还有网民嘲讽当局是真缺钱了:“一下子吃完20年的饭,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也有网民算了一下帐,7.32亿元承包2.4万个停车位20年,平均下来一个车位一天才4块钱,“中标的不赚死了”。
还有人怀疑,该项目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是同一个时间点,说明所谓的“中标”公司早已经内定了。
还有财经人士指出,“中标”公司很可能是当地国企,地方当局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其中一个目的是“做大”国企资产,用来向银行套取贷款救急,填补当下的财政窟窿。
在舆论谴责声中,珠海当局在2月17日上午10时17分,也就是项目开标前的13分钟,发布了招标项目延期公告,将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调整为2025年2月24日上午10时30分。
中共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多地政府都在“拆东墙补西墙”,同时“砸锅卖铁”。早在2023年,就有近40个城市拍卖25年或30年的停车位经营权。网民嘲讽“提前收了几十年的停车费”。【中共财政压力大 近40城拍卖停车位长期经营权】
2023年5月,广西南宁市对路边停车加收高额停车费,一度引发民愤。当地一家地方国企承包了全市的收费停车位,并将南宁停车位的25年经营权抵押给银行,获得人民币72亿元资金。该公司收到巨额贷款,还对民众征收天价停车费,但2022年竟然净利润亏损一千多万元。【相关报导:一辆车累计缴数万元 南宁天价路边停车费引发民怨】
(责任编辑:潘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