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论坛】死亡率5.2%?中国80后坎坷人生路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2日讯】最近,中共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补充数据,很多人发现中国80后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减少。网上出现一组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80后死亡率约为5.2%,比70后、60后甚至50后更高。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在2022年底转升为跌之后,最近两年明显加速下滑。尤其是去年中国的结婚人数,创下了40多年以来的最低点。让很多人担忧,未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面对非常严重的冲击。

死亡率5.2%?80后独生子女一代经历了什么

独立电视制片人李军在新唐人《菁英论坛》节目中表示,我看到大陆网上公布的数据,感到非常震惊。说截止2024年,80后(1980年~1989年出生)的死亡率约为5.2%。而70后是4%,60后最低的是0.7%,50后也仅为2%。80后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70后、60后、50后,这太反常了。数据已经被很多媒体转载报导。

这意味着20个80后的人中,就有1人已经离世。整个80后群体,人口基数大概是滴滴,截止2024年,已经有1100多万人离世了。很多人留言说,对此难以接受,但确有一些认识的80后患疾病突然去世了。近日,网络热传39岁知名藏族歌手洛桑突然离世,令歌迷非常震惊。陆媒还报导,一家新闻周刊41岁的副主任,也是80后,得了流感,到医院后就突然离世了。

李军说,大陆一直流传着一则个很火的段子,说80后上小学的时候大学是不要钱的,80后上大学的时候小学是不要钱了;80后不找工作的时候,工作那时候是分配的,80后找工作的时候,工作不包分配了;80后不买房子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80后买房子的时候,房子已经买不起了。80后不生孩子的时候,只生一个好,80后生孩子的时候,国家开放二胎了。

“大宇拍案惊奇”播主李大宇在《菁英论坛》表示,我是80后,从我个人经历来看,80后确实是挺苦的一代。大家可能没想到的,80后在职场上一直被70后、60后晚期的一些人挤压,他们在职场没有上升空间,在走入工作场合之后,往往都是打工一代。

李大宇说,在中国讲人口红利,80后往往都是60后的父母所生的,60后的父母也赶上了改革开放后,所谓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在我看来就是60后和80后。60后赶上改革开放,他们也许要做一些比较廉价的劳动力。80后进入职场之后,在一些电子行业、新兴的网络行业工作,默默耕耘,很难有上升途径。到一定时候会发现,比他们更年轻的90后、00后就上来了。所以这一代人就处在最辛苦的这一档,家里没有钱,工作又比较苦,整个心理压力会更大一点。

还有一点,从世代成长的经历来看,80后赶上了计划生育。家里就他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跟他们分担养老的压力,大小事都要他来操心,他是家里的唯一希望。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本身会比较孤单。当到了学校里边,正好又赶上了课改,整个都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好不容易熬过了教育阶段进入职场,就我们这一代80后还分几个阶段,像我刚好赶上2008年金融海啸,那会儿正好是就业低谷。之后,2009年、2010年,就业市场并不是特别景气。所以这些人步入社会,首先是找工作难,再加上房价开始涨,反正什么事都让80后赶上了。

80后意识形态与中共体制有天然冲突

资深媒体人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80后这一代人,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虽然出生的时候,中国经济还不是很好,但是整体来说这一代人受教育和成长过程中,也正好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时期。90后尤其是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我觉得他们这一代人成长的环境,刚好是中国社会普遍一种向上的心态的年代。

邓小平搞改革开放之后,中共的重点从搞革命变成了搞经济,就是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那个中心就是经济增长。80后从一开始,他们的教育就是经济是重点,其它都不重要,家里和学校都是这样的。

郭君说,其实这一代人挺优秀的,现在中国最火的一批企业,很多都是80后创造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字节跳动,也就是抖音和TikTok的母公司老板张一鸣;大疆无人机的汪滔;还有拼多多的黄铮;另外还有美团、滴滴打车等等,这都是80后企业家。

中国50后和60后的富豪,大部分都是制造业、贸易和大型房地产的。70后的富豪大部分和电商、房地产有关,和他们相比,80后的企业科技含量就更高了。

我看到一些中国大陆80后说,他们的朋友圈子真的是很多人去世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年龄到了40多岁,压力会非常大。中国人讲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工作、经济的压力都很大。

郭君说,中国的80后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是文革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也是中国人真正面对世界的第一代人。他们的想法普遍和前面的人想法不太一样,和中共这个体制有一个天然的冲突。因为他小时候没有受过文革那样的教育,所以他们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事。这可能是这一代人,心里面巨大压力的其中一个原因。

联合国报告:2100年中国人口将腰斩

大纪元资深编辑与主笔石山在《菁英论坛》表示,世界其它国家都是战后出现婴儿潮,中国本来也应该是50年代有一个婴儿潮,但是中国婴儿潮一起来,就发生了三年大饥荒,死了很多人。下一个婴儿潮就是60年代初,也就是我出生那个年代,结婚生子正好是80后。另外我看到一组数字,估计也让中国人挺担心,就是出生率现在下降,结婚数字也下降得很厉害。

李军在《菁英论坛》表示,目前谈结婚生孩子的年龄,是90后和00后了。2024年,中国除了经济太差以外,最让人吃惊的一个数据,就是整个中国结婚的数量只有610万对,比2023年减少了157万对,下降幅度是20.5%。2013年是1347万对,10年后降了一半多。

李军说,现在很多人即使结婚了,也不一定愿意生孩子。以后新生儿数量到底会降到多少?如果结婚降了50%,那生孩子是不是要降60%、70%?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现在的90后、00后流行“三不政策”,即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这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将会更大。

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人口减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影响是非常大的。按照中国专家的估计,如果现在人口政策不变,人口的发展趋势继续延续下去的话,中国出生人口在2025年要跌破800万,2027年要跌破700万,到了2050年会降到493万,到了2100年就不到100万了。

联合国2024年的报告认为,到了2100年,也就是说75年之后,中国人口大概是7.6亿人,比现在要少一半,大概比印度也少了差不多一半。中国几千年来,主要依靠庞大人口规模延续这个文明,这个优势基本上还有二三十年就丧失掉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中共政府还面对另外一个更为急迫的问题,就是人口比例严重失衡,导致退休养老的问题将急剧恶化。从2020年开始,中国每3.4个劳动人口,需要负担1名60岁以上的老人,到2050年预计会达到1.3个。也就是说,现在3个人交养老金,1个人领劳养金,到了30年后,基本上就是4个人交养老金,要养3个老人,这是无法维持的一个体系。

郭君说,另外还有一个数字,中国的平均收入,1个就业人口只能养1.2个人,这说明夫妻俩结婚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未来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大幅度提高工资,这需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经济要上升;二是降低生活水准。

李大宇在《菁英论坛》表示,中国人口减少,很显然会马上迎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现在我们已经能看到,很多医院倒闭,这跟日本的老龄化社会是不一样的。日本是很多医院转型成了养老院,因为医院经营不下去,转型养老院,很多人看病需要这样的医疗设施。现在中国大量的医院倒闭,就说明人口在减少。这样一来,未来中国面临一个情况,社会各行各业没有人可以去接班。再一个,医院的设施又跟不上,这会带来双重的问题。

李大宇说,现在幼儿园也在倒闭,中小学校很多都倒闭了。中共讲是经济问题,我想很可能是人口问题。至于人口为什么减少,我想可能不简简单单归因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跟中国疫情不断地发生,跟中国大陆的种种人口失踪问题都是有关系的。这些东西被中共大量地掩盖着,这些我们必须去正视。

社会文化变迁冲击传统道德根基

郭君在《菁英论坛》表示,结婚人数少和社会的文化变迁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不只是经济和社会的大变化,也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一个大的变化。

以前,中国是农业社会,整个社会以家庭和宗族为核心。这种结构下,所有人的人生世俗的目标,就是传宗接代。中国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生发达的目标就是封妻荫子,把财富和权力都传给后代子孙。

比较现实的需求,比如说养儿防老,生孩子是有现实功能的。但现代社会,这种现实功能已经交给社会了。养儿育女反也成了社会责任了,养老也是社会责任。整个伦理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郭君表示,现代的年轻人家族、宗族的观念、血缘的观念会比较少,更加独立,当然也更加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自己负责任,生儿育女要付出很多,教育孩子是很辛苦的。这种趋势,对整个社会的冲击会很巨大。类似的情况,在欧美、日本、韩国都差不多,这是人类社会所谓现代化转折,必然带来的一种冲击。

新唐人、大纪元推出的新档电视节目《菁英论坛》,是立足于华人世界的高端电视论坛,该节目将汇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热点议题,剖析天下大势,为观众提供有关社会时事和历史真相的深度观察。

本期《菁英论坛》全部内容,敬请线上收看。

《菁英论坛》制作组

转载和引用《菁英论坛》文章 ,请保持原文内容,并标明出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