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04日讯】COVID-19疫情尚未消失,还有大大小小的病毒、细菌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提升免疫力是保持健康的重点。纽约Healthkey Group恒康集团创始人张碧恒中医师在新唐人电视台《健康1+1》节目中表示,食疗、穴位按摩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打造身体的防御屏障。
中医观点:身体防线有三
张碧恒介绍,中医所说的“正气”,就是现代医学指的免疫力。正气充足时,病毒难以入侵。
中医认为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卫气,对应皮肤与黏膜的抵抗力,有抵御病原体以及风寒湿热等致病因素入侵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营气,在血脉之中运行,现代医学所说的巨噬细胞就属于营气的范围。营气虚弱则容易疲倦、面色差、恢复慢。
第三道防线:脏腑功能,主要和脾、肺、肾有关。中医认为脾与肠胃属于一个能量体系,脾虚的人消化不好,免疫功能就会低下;肺气虚的人容易得呼吸道感染;肾精不足则影响造血。肾精是储存在肾脏中的精华物质与能量,在其它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化生为血液。而现代医学也发现,肾脏会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控制红细胞生成。
此外,肝脏有解毒的作用,会将有毒物质代谢排出,有效起到防止疾病的作用。
强化免疫力三大关键
张碧恒说,提升免疫力有三大原则:吃好、睡好、玩好。营养素摄取不足、睡眠不足及缺乏运动,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
食疗:提升免疫力
张碧恒强调,吃好的关键在于营养均衡,不挑食,特别是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好油脂、膳食纤维。她建议摄取足够的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对提升免疫力十分关键。
适当食用辛香料,例如大蒜,会进一步增强免疫力。研究显示,大蒜可以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而且对于肝脏、肾脏、肠胃都有益处。
如果皮肤和黏膜(卫气)的免疫力第一道防线被攻破,可以通过食疗来应急。张碧恒建议,如果感到身体发冷等感冒初期症状,喝红糖姜水或葱白汤,出一身汗后可能症状就改善了。
【葱白汤】
材料:三根葱白,500毫升水
做法:将三根葱白切细。水煮滚后,把葱白放到锅里,煮一分钟。关火闷一分钟后,再把葱白捞起,即可饮用。
如果症状较严重,中医师可能会开中药玉屏风散,它有助增强肺气,预防和治疗流感。张碧恒提醒,中药需经中医师辩证后服用,否则吃到不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可能会耽误病情。
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张碧恒建议,多吃淮山、薏仁、茯苓,可以保养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并增强消化道的屏障功能;枸杞、黄耆、党参等中药可以补肾,改善造血功能,让免疫系统运作更持久。
除了食物之外,水分不够也会影响免疫力。张碧恒提醒大家,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其它饮料不能取代白开水。
穴位按摩:帮助睡眠放松
为了帮助睡眠,张碧恒建议,在睡前按摩以下穴位,有助于镇静安神、改善失眠与调节免疫力:
神门穴:仰掌,位于小指向下延伸至腕横纹,豌豆骨内侧边的凹陷处。
方法:以拇指按压穴位,每次5秒钟。建议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钟。可镇静安神,改善忧郁、失眠和神经衰弱。

内关穴:前臂掌侧正中线上,腕横纹中央直上2寸(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幅宽),两条肌腱中间。
方法:以拇指指腹前面(不要用指甲)掐按穴位,每次5秒钟。建议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钟。可宁心安神,镇痛,纾缓心悸、胸闷和失眠症状。

百会穴:头顶正中央略微凹陷处,两个耳朵尖连线的中点。
方法:用大拇指关节按压百会穴及前后位置,10次为1回,按压两三回。有助于提神与调节中枢神经。

她也建议,睡前勿看手机,蓝光会干扰入睡;不要再想工作的事,也不要思考担心或紧张的事;睡前可以泡热水澡或泡脚,水最好到达小腿肚,这样做有助好睡眠。
适度运动:提升免疫与体能
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增强免疫力,降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险。老年人可每隔一小时走动5~10分钟,或进行简单拉筋活动。
张碧恒提醒,运动要适度,若已生病或压力过大,不宜过度运动,以免影响恢复。
以上提到的一些草药可能听起来很陌生,但很多都可以在保健食品店、亚洲杂货店买到。药膳方仅用于日常保健,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及病症,请向专业医师咨询具体治疗方案。
【今日专家】
张碧恒医师
纽约资深中医师
Healthkey Group恒康集团创始人
+〈纽约中医学院〉鍼灸和东方医学硕士学位
+〈国家鍼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 NCCAOM〉认证
+〈中美独立实践协会〉和〈美国专业健康认证〉成员
+〈西奈山医院〉多家保险公司指定网络针灸医生
+〈美国东方医学不孕不育协会〉会员
【时间】
美东时间早上9点:4/5 周六 9:00am
中港台时间晚上9点:4/5 周六 9:00pm
每周二-周六锁定直播:防疫身心灵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