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 中国制造业失优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9日讯】中共一直鼓吹制造业优势,尤其在中美关税战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共宣称美国几乎没有机会复制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成为世界工厂的劳动力优势。不过,现实是如今大陆的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不少制造业工厂都面临“招工难”的困境。

2019年,中青报就刊文指出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2022年表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快递从业人数则突破1000万。

中共全国政协委员陈纯星2022年表示,“工资开到5、6千元甚至8千元,也招不来一个技工。”

2024年,中共五大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号称要“助力制造业引人留人”。

不过,这似乎难以改变现状,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也备受冲击。

曾在格力、海尔、美的等大厂做过的付遗风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工厂,不少要工人自掏腰包去体检,而且基本伙食差,宿舍条件也极差,工作时间又长,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进厂。

原长三角、珠三角打工者付遗风:“我说不好听的,你就像世界的体育冠军,到里面干一个夜班,他出来他也受不了。流水线名义上是12个小时,它那个机器那个皮带,它那个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你速度慢一点,他们就在旁边吼叫你快点快点快点,又要扣钱了。哪怕你跟他吵一句话,声音有点大了,扣你的工资,把你找一个更累的岗位上去。他们都是这样操作的。”

付遗风表示,很多年轻人就算进厂也不肯做长期工,而选择做临时工或者工资按日结算的“日结”。

付遗风:“长期工一般就是家里面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害怕失去工作。你像这些95后、00后,他们去那个厂里面上班,你敢呛他一句,他立马就撂担子,他就不干。这些东西他是不跟你开玩笑的,因为他是没有把柄给共产党抓。他什么都不在乎,有口吃的我活着就无所谓了。”

原宁波轴承厂广东销售公司职员陆乾坤说,珠三角的民企工厂,如果工人能拿到高薪,靠的就是超乎想像的加班时长,有时为了赶订单,甚至会24小时连轴转,所以经常出现工人猝死。有良心的工厂老板会给员工购买意外险,其它劳动保障基本没有。而且工厂工作枯燥,学习不了什么技能,发展空间有限。年轻人在工厂很难找媳妇,也没有足够的钱去结婚,看不到希望。

深圳企业家王应国表示,深圳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基本上都撤离了。很多企业自身难保,更别谈工人的保障了。

深圳企业家王应国:“所有的房地产全部一夜崩盘,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生存的状态。普通工人的话还进了普通厂,更是⋯⋯所以说你加班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也好,都只是为了生存,只是为了活命。所以,它现在的状况就是整个生存环境恶劣了。”

王应国说,中国制造确实是无法完全变成美国制造,因为中国的血汗工厂模式,不可能在美国实现。

王应国:“正常市场是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本都是自由流动的,都是在合理的管控下。但是共产党专制它哪有什么合理合法,它是无法无天。中国制造就是一个笑话,说白了就是把专制体制把人当牛仔,当猪仔,往死里整嘛。”

观察人士认为,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完善劳动保障、拓展成才空间,都是有效提升制造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但陆乾坤说,低成本是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一旦失去,中共当局就面临庞大的经费支出,它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上面。中国的工厂工人没有人权,实际就是中共体制在作恶。如果不从根本上重视人权与劳工价值,仅靠口号和短期补贴,是无法长久解决“缺工”问题的。

编辑/王子琦 采访/易如 后制/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