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3日讯】中国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的两大经销商集团近日相继倒闭,大批遭受损失的车主欲维权。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库存问题严重,为减轻库存压力而向经销商极限压货,致使经销商利润空间大减导致其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
近日,中国网络社交平台上不断有比亚迪车主发帖投诉,抱怨当地经销商爆雷倒闭导致自身的权益遭受损失,引起社会舆论对比亚迪经销商倒闭事件的关注。
当地时间5月20日,有比亚迪车主在车质网发帖投诉称,自己两年前购买了一辆比亚迪元plus,当时的比亚迪门店要求必须一次性购买三年联保保险,并承诺终身基础保养免费。自己一次性缴纳了三年共12万元的汽车保险费用,但近日惊闻经销商干成集团已爆雷,找到4S店询问如何保证售后服务不受损失,工作人员却称“不清楚下步处理情况”。更有甚者,其他车主前往4S店时,被店员以“扰乱经营秩序”为由报警。
帖文并表示,已有大量车主因经销商倒闭而权益受损,且“受损数额巨大,势必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呼吁比亚迪承担责任处理好这件事。
据公开的资讯,最近一个月内,中国国内至少已有两个省份的比亚迪汽车经销商,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及辽宁省兴旗集团旗下的比亚迪4S门店相继关闭,导致上千车主的权益遭受损失,这些车主已在网上成立消费者维权群,拟采取行动施压比亚迪善后。
近期网络社交媒体上传出一封疑似乾城控股对车主们发表的公开信,这封信中解释说,由于比亚迪在过去两年中调整了经销政策,导致乾城控股的现金流压力巨大。此外,山东其他经销商倒闭后,导致当地银行收紧贷款,进一步加剧乾城控股所面临的困境。
在知乎网上,有网友提问,“网曝比亚迪经销商乾城集团疑似资金链断裂跑路,影响山东辽宁多位车主权益,如何看待?” 在这个提问下,知乎用户“汽车销售员李明”发帖分析称:从公开信息来看,比亚迪目前所采取的是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即主机厂把车辆批发给经销商时,作为物权凭证的车辆合格证会被经销商质押在金融机构(银行)以获取贷款援助。而一旦经销商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问题,就无法赎回该证件,导致已经足额付款的车主也无法取得理应拥有的合法手续。这种钱车分离的制度,增加了风险传递的可能性。
这则帖文提到,有行业人士透露,比亚迪给经销商制定的提车任务量过高,导致单店月均库存深度达到2.5个月,远超行业1.5个月的警戒线。在高库存的压力之下,部分经销商,不得不亏本卖车来维持现金流。但在市场增速放缓的时候,“这种压库模式极为轻易地会引发在资金链方面的危机”。
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经销商库存金额,达到518.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70%。与此同时,比亚迪2024年应收账款高达794亿元,经销商端融资余额却不足70亿元。
针对上述情况,“李明”的帖文分析指出:“这说明大量车辆积压在渠道端,经销商已无余力通过金融手段来缓解资金压力。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个经销商集团出现经营问题,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
帖文进一步指出,比亚迪当前的结算模式要求供应商承担大概4%到5%的贴现成本,而此部分费用也许会被转嫁给下游,“当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每辆车不足3,000元之时,任何市场波动,都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那一根稻草”。
(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