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光线可用于提升失聪者听力

(大纪元记者秦飞编译报导)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光线能像声波一样准确地刺激内耳神经元,可望改善传统的人工电子耳植入术 (cochlear implant),使失聪人士更清楚的听到外界的声音,大幅提升听觉品质。

健康的内耳利用毛细胞将接收到的声波转变为电流,传到听觉神经与大脑,引起听觉。但毛细胞会因疾病、受伤而受到损害或先天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失聪。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工电子耳植入术在耳蜗内植入电极,绕过听觉毛细胞,便可将声波转换为电波后直接刺激听觉神经。

但是因为人工电子耳植入术仅使用了二十多种电极频道,远低于健康耳朵所使用的三千多种毛细胞,所以仍无法清楚地欣赏音乐或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沟通,要理解像中文这种声调语言( tonal language)也有困难。

刺激源越多,听力越清晰,但耳朵无法植入太多的电极,电流在传导过程中不同电极产生的信号会互相干扰。相反地,激光可以更精确的瞄准神经,而不会扩散,便可向神经元传输更多信息。

为发展这一技术,由芝加哥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助理教授里赫特(Claus-Peter Richter)带领的工作小组把红外线直接照到失聪豚鼠的内耳神经元上,研究人员同时记录了脑下丘的电流活动,这些活动产生了一系列频率“图谱”。这些图谱显示了输入大脑的声音质量。

结果显示,传统的人工电子耳使用电流刺激产生的谱图是模糊的,但光线刺激产生的图谱却非常清晰。

接下来他们将研究如何在内耳中运用光学纤维和激光,刺激内耳神经。

此研究结果发表在第2683期《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