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12月20日讯】作者:克里夫·巴克斯特
第二章 早期的观察
从一九六六年二月起大约两年半的期间,我利用改良的装置将电极与叶片连接,来观察植物的肤电反应(图2A)。
我首先采用逻辑性的做法。我试验了各种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测谎设备,并在不同的地点作类似的植物试验,甚至远赴半个地球之外。一九六八年六月,我在中东紧张情势升高之前飞往黎巴嫩。那里的植物对我所作出的反应与纽约市的植物类似。
明确意图的必要性
在这段期间,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植物作出威胁时,必须要有真正的伤害意图才能在图谱上观察到反应。如果只是假装,则不会激发任何反应。植物似乎可以察觉你不是认真的;它们就像能嗅出真假意图间的区别。
我必须强调,这项植物研究虽然是利用测谎仪中的GSR装置,但与测谎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一个人如果在测谎过程中试图欺瞒,他的血压、脉搏频率和脉搏强度会有短暂的变化。同时,呼吸的模式和传统GSR读数也会改变。要测得这些变化,必须把感应片直接贴在受测者身上。无疑的,一个架构良好的测谎试验,其执行和分析与受试者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测谎员无法单单从反应的曲线中分辨出不同的情绪。对于试图撒谎的受测者,整个测谎程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先将恐惧的情绪分离出来,然后再从中分离出害怕谎言被拆穿的恐惧。
有趣的是,印度的贾哥迪司·全德拉·博思(Jagadis ChandraBose)首先开始研究植物具有情绪的特点(注1);而我的研究,除了同样显示植物可能有自己的感情之外,与博思的研究有着不同而独到之处──植物似乎对邻近其他生命形式所散发的情绪相当敏感,尤其是人类的情绪。
注1:贾哥迪司·全德拉·博思是印度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二十世纪前半期活跃于物理学和植物学领域。他利用自己发明的精密仪器──强化测量仪(crescograph)──看到了生物与无生物间界限的消弭,并于一九一七年获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头衔以表扬这项发明。他后来遭到当时具名望的生理学家的阻难,并建议他“在必获成果的物理界度内探索,勿入禁区”。幸好,他并未听从他们的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