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3月23日讯】台湾原住民目前只占全台湾人口的2%。他们的处境、生活和族群认同感也经历了相当的变化。
*14大族*
台湾原住民的由来至今还没有定论。有研究认为,他们可能起源于大陆长江中游一带,而后自此传入今天的南洋群岛。一般学者都抱着一个假说,认为他们是由南方岛屿迁移台湾来。
根据台湾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的统计,原住民人口现在约有49万人,占台湾总人口数的2%,
目前,经台湾政府认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赛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以及撒奇莱雅族及赛德克等14族,各族群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和社会结构。
台湾原住民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东鲲”或“东番”,清代通称为台湾“番族”,日本统治台湾后改称“蕃”,后又称为“高砂族”,台湾为了消弭种族歧视而称“山胞”,最后改称为“原住民”。
*曾受歧视*
记者采访过程中和不少原住民交谈过,问起他们身为原住民的感受,几乎每一位都说,他们从小就因为“山地人”或“山胞”的身份受到歧视。
泰雅族的几谷(CIKU)女士有个汉名叫陈惠琴,几年前她从牧师工作退休,目前自己种植咖啡并经营一家饮食店。
她告诉美国之音,她原本是大安溪头目的女儿,后来嫁给大甲溪头目的儿子。初中时她到都市上学,就尝到了原住民被歧视的滋味。
几谷女士说:“读书的时候也就是因为人家骂我蕃仔,蕃仔,也就是野人,我很不高兴,因为我们的成绩都相当啊。 为了这个事情我抓一个骂我蕃仔的同学,把她打得全部都流血。(记者:你把人家打到流血,你好愤怒!)几谷:很气,我们不喜欢人家叫我们蕃仔。”
台中县和平乡博爱国小教务主任黄永光也是泰雅族人,他来自教师家庭,他的孩子目前正在欧洲攻读音乐,在原住民区域,他属于意见领袖人物。
黄永光对美国之音说:“原住民长期有被污名化。原住民就觉得他是比较弱的,比较须要帮助的族群。所以,从前读书的过程中难免会觉得不太自在,甚至矮人一截, 或者是说会比较敏感。别人对我们稍微眼神、语气不太怎样,我们就会敏感一点。”
*统筹规划*
为回应原住民社会之需求,并顺应世界潮流,台湾行政院于1996年正式成立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专责统筹规划原住民事务,这是台湾政府民族政策史上崭新的一页。两年后(1998)又通过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这是以原住民族为主体的教育法,目的是促使原教政策能有所依据,在经费、师资、教育权的保障上能更加落实。
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台湾原住民电视台是亚洲唯一的原住民专营电视频道。由于原住民社会菁英体认到,没有媒体权就没有发声权,经过多年努力奔波与催生,终于在2004年底正式开台。这家电视台担负了文化传承,教育和建立族人自信的使命。
*传统根源*
在苗栗县造桥乡的力马生活工坊这家餐厅陈列的陶艺创作和餐饮都充满卑南族特色。男主人南贤天是台东卑南族原住民。他是优秀的歌手和陶艺家。他离开老家到城市发展。他对美国之音说,自己辛苦奋斗多年,最后还是在回归自己传统根源的创作之后才有突破性的成果。
*都会生活*
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的资料显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原住民离开老家到都市生活。研究原住民问题的施正锋教授撰文指出,原住民之所以会前往都会区,不外乎是原乡生活条件不足,因而期待在他乡获得就学、或就业机会,进而改善自己、或家人的生活。
*生活汉化*
记者在台中县和平乡遇到泰雅族的杨女士。她说,她的孩子选择到都市求学和就业。她的大儿子在台北担任司机,二儿子在广州为台商工作。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早就汉化了。
记者:过去很少听说过原住民用他们原来的名字,现在很多人纷纷用他们原来的名字。你觉得这是不是表示原住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更骄傲了?
杨:对,对,对。山地有山地的名字, 他就在外面改原来的名字。
记者:改用原来的名字,一般人接受程度如何?
杨:不错呢。
记者:在你的生活里面现在还有泰雅族的影子吗?还是全部汉化了?
杨:汉化了,都是汉化了。跟我们平地人都一样啦。在原住民的煮饭那些现在汉化都一样了。
记者:在你的生活中还维持哪些原住民的特色呢?
杨:还是要跟原住民学烹饪。到学校里面去学。
记者:你有没有回家煮一煮呢?
杨:有啊。没有(烹饪课)的话,我就买(原住民烹饪)书来看。
记者:所以你觉得原住民的过去和现在从你的例子来看是很大的不一样。
杨:对对。现在跟汉人都一样了。 ”
*政府努力不够*
尽管政府为原住民的教育、就业、和文化传承制定法案推行,但是,台中县和平乡博爱国小教务主任黄永光认为,政府的努力还不够。
他说:“所谓表面就是国家在给你做表面的,还是没有从釜底抽薪。比方说原住民要自治区,所谓自治区,它不是要独立于这个国家之外,它是要能有更大的土地面积,或者它的空间,可以好好传达其文化精神面,可是政府在这些地方没有着墨,甚至根本就是不理不睬。
“原住民还有很多天分、音乐、运动,可是政府在这地方没有做栽培,反而是我们要依靠很多民间企业的帮忙,靠自己努力。有时候我觉得原住民到底有没有政府?有跟没有对我来讲好像没有什么(差别)。原住民其实没有地震,没有土石流早就是灾区了,因为它一直被忽略,一直被忽视。”
*为公益付出*
也有不少原住民有能力为公益事业投注心力和财力。赛德克族的修咪.玛蕾就是一个例子,这位优秀的音乐老师是福尔摩沙荒野保育协会的荣誉理事长。她希望能把原住民所关心的就业、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提升到更高层次,让人与自然能在台湾这个美丽的岛屿上共生共荣。
──转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