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屈原故乡的《粽子歌》

【新唐人2013年6月21日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天问》、《九歌》等。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创作手法。在每年端午节阴历的5月初5,人们为了怀念这为忧国忧民的大诗人都会有祭祀活动。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而端午节和湖北有着深厚渊源,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最早完整、生动记录了端午习俗。尽管现代学术界对屈原是否到过湖北武汉有不同看法,但纪念屈原,传承荆楚文化已成为武汉城的传统。

相传楚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悲愤地怀石自投汩罗江,人们争相摆渡打捞,纷纷以鸡蛋黄、竹筒装米(筒粽)投入江中喂鱼虾,以防鱼虾损伤他的躯体。

屈原投汩罗江之后,屈原故乡的人们因日夜思念,到了夜间忽然梦见屈原回来了,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向他问候。交谈间,乡亲们发现屈原的身体已不如从前,就问其原因。屈原说:“您们送给我的饭菜,都让鱼虾抢吃了。”乡亲们听后急着问:“那可怎么办呢?”屈原说:“您们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了。”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依计将角黍投入江中。但端午节之后,屈原又托梦说:“您们送来的角黍,还是让水族抢去了。今后您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因为水族归龙王管,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抢了。”这就是吃粽子的由来。

根据史料推断,吃粽子的习俗,最早可能出现在西汉时期。《史记》中说: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但是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延续下来。

到了晋朝时期,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经成为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

粽子有南咸北甜的说法。不同地域特色造就了不同的美味。而武汉人吃粽子,甜咸都爱。

食文化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特点和地域文化。武汉作为中部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城市,得水独厚、居中而生,既拥有水文化的“文雅”,又富有楚文化的“霸气”,因而武汉是一座有朝气、有个性同时具有多样性的城市。从口味特点而言,武汉综合了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不同地区的各种喜好。

秭归屈原故里的人们做棕子特别讲究,他们既不以广东粽子有一斤左右而称奇,也不以苏州棕子不用糯米而为怪。他们选用上好的糯米,宽宽的蓼叶,把粽子包得有棱有角,然后再缠上细细的五色丝线。最特别的是在糯米中间放颗红枣。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格;雪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那颗红枣既是屈原对楚国也是乡亲们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

至今故里还流传着《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