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榫卯传统 李界煌写木艺人生

【新唐人2016年08月19日讯】现代化设备发展迅速,导致传统木工技艺逐渐流失,在台湾,仍有这么一群工匠,坚持保留传统木艺,使用纯手工制作的榫卯工法,产品精良,受到日本人喜爱,现在,由第三代接班人李界煌带领团队,将46年来的传统木工技艺,要让世界看到台湾精湛的榫卯工法之美。

简约木条构造的日式障子门,或是镂空款式,选用上等木材,木头与木头的结合,也都是用纯手工制作的榫卯,精准拼接。

木工厂董事长李界煌:“26个榫头,正反面52个,上面又有52个,所以它总共要104个榫头。”

木头中间,要求空心,才能方便更换障子纸,细节里,体现的都是真功夫。木工厂第三代接班人,李界煌,年龄和木工年资相仿,50多岁的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木头有着深厚情感。

木工厂董事长李界煌:“出生,大概第一个玩具大概就是刨刀,人家的玩具是…,我的玩具是刨刀。自己本身对木艺这个部分,也满有兴趣的。”

木工场前身是日本在台湾的木材中心,因为日本人的需要,民国59年李界煌的祖父创立木工厂,以木制房屋为主。后来,李界煌的父亲接手,时间点刚好是二战爆发,在物资缺乏、木材大量外移的情况下,加上砖头开始流行,工厂改制作木制家俱。尽管时代变迁,受到中国市场竞争,李界煌仍坚持传统工法。

不到一根手指头宽度,一片片的龙麟,栩栩如生,炯炯有神的狮子毫雕,李界煌第一次拿出来在媒体曝光,这些都是用在神龛上的精致艺术。最受李界煌赞许的,就是木工厂保存的传统榫卯工法。

木工厂董事长李界煌:“8个零件,你怎么踩踏,它永远都这个样子。”

一张凳子,8个零件,透过榫接组装,就能承受重击,还有不用装轨道的抽屉,打开收起一样轻巧,这家46年的木工厂,在民国60年,为台湾培育约400位榫接木匠,也开创近20年台湾木业的外销基础。

木工厂董事长李界煌:“木工它就是一个文化,是一个传承。父亲非常重视人才,而且对人才养成教育是非常的重视,因为他们都是日本精神,所以对这个木艺的从业者道德品德方面,要求反而比技术还更严格。”

不仅日本,李界煌要将台湾传统木艺推向欧美、东南亚等国家,让世界看到台湾精湛的榫卯工法之美。

采访撰稿:李晶晶
摄影后制:叶锡鸿、陈辉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