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中欧协定拉警报 中共强横恐适得其反

1月21日,欧洲议会以597票赞成、17票反对和61票弃权,通过了关于香港人权状况的决议。欧洲议会的新闻稿表示,欧洲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2021年头两周在香港被捕的民主派人士,和以前依照“港版国安法”拘捕的所有人士,同样包括所有因政治指控而被捕的和平香港抗议者、活动家和政治反对派成员,对这些人的指控应全部撤销。决议还敦促欧盟国家对香港和中国大陆破坏香港人权的个人进行制裁,包括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这是欧洲议会近期关于香港人权状况最严厉的措辞。而且,此次决议也直接与《中欧投资协定》相关。新闻稿还表示,欧洲议会议员感到遗憾的是,最近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未能反映出议会利用投资谈判作为维持香港高度自治的杠杆工具要求。仅急于达成该协议,不对严重和持续的侵犯人权行为采取具体行动,可能损害欧洲作为全球人权捍卫者的信誉。

欧洲议会的最新决议,无疑对《中欧投资协定》拉响了警报,协定需要获得每个成员国的批准,才有可能真正生效,只要有一个国家议会拒绝,协定就将难产。果真如此,中共试图从欧洲打开突破口的算盘恐将落空,结局恐怕还不仅如此。

《中欧投资协定》的命运

《中欧投资协定》前景不妙,完全是中共自己造成的。2020年底,习近平亲自出面大让步,终于赶在欧洲设定的期限前做出了承诺;但2021年1月5日,中共就在香港大肆抓捕了至少53名民主派人士。中共高层很可能以为,已经搞定了欧洲,美国总统又面临交接,中共正可浑水摸鱼。中共高层当然无法真正理解西方各国与中共意识形态的差异,在中共看来的高招,却恰恰是败笔。现在,不但《中欧投资协定》可能泡汤,还可能导致欧洲的制裁,可谓弄巧成拙。

假如中共高层并未真正期待《中欧投资协定》,而只是一个缓兵之计,以暂时躲避中欧贸易争端,或许中共并不觉得有什么损失。毕竟欧洲各国需要一一批准协议,本就是一个较为冗长的过程,这或许就是中共算计的拖延过程。即使各国最后真的都通过了,中共也会找各种借口不执行,并开始又一个拖延过程,美中贸易战已经全部都演绎过了。

1月19日,欧洲议会还通过了一项新规则,允许欧盟在贸易争端仲裁执行受阻时使用反制措施。欧洲议会新闻稿表示,当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裁决时,若另一方未能合作解决,欧盟可以在双边和区域协议中采取反制措施。这项规则在欧洲议会以653票赞成、10票反对和30票弃权高票通过。下一步,欧洲理事会将正式通过修订后的法规。

欧盟显然预料到了中共很可能不会信守承诺,已经准备了适当的反制工具。这应该还不是令中共最忧心的,美欧联合才是中共的噩梦。

中共或推动美欧尽快合作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一直在劝服欧洲各国组建反共联盟,并成功粉碎了中共的华为垄断策略。美国新政府内阁或提名人也几乎一致表示,要联合盟友一起对抗中共,拜登近日也在频繁与各盟国元首通话,但习近平似乎没有在名单上。习近平也相当着急,近日动作频频并刚刚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向拜登喊话。

习近平的误判和相关动作恐怕再次适得其反。习近平显然看低了拜登,明确展示出相当强硬的姿态,也开出来很高的价码,意图迫使拜登后退。或许中共高层认为,若搞定了美国,欧洲就不在话下了。但中共此举,实际等于把美欧推到了一起,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现在应该有足够多的反共话题可以讨论,合作抗共更加水到渠成。拜登政府在与欧洲盟友达成某种共识之前,可能不会与中共正式接触,这或许是中共高层最担心的。

《中欧投资协定》恐怕也是美国新政府关注的话题之一,美国应该会劝服欧盟放弃这一协议,也会通报中共并未执行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详情。贸易话题之外,疫情追责、香港、新疆的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也都会讨论,美欧之间应该不难形成共识。

中共难以摆脱国际孤立的局面

中共高层或许认为,摆脱了川普就能走出国际孤立的困境,却未能看到真正的国际大势。中共在不公平贸易、盗窃知识产权、军事扩张、政治渗透、战狼外交、大外宣、人权迫害等方面劣迹斑斑,世界各国已经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中共隐瞒疫情成了各国彻底认清中共的关键事件,或者说成了孤立中国政权的导火索,中共的口罩外交、到处甩锅更加快了被孤立的进程,川普不过是开启了与中共政权脱钩的第一人而已。

川普虽然卸任,但中共被国际孤立的局面并未发生改变,中共高层却产生了误判,迫不及待地对美国新政府施压,也在香港大肆抓人。欧洲议会1月21日通过了关于香港的决议后,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仍然挑衅地敦促欧洲不要做“人权教师爷”,中共也在1月23、24日出动大批战机骚扰台海。

中共不但自己拉响了《中欧投资协定》的警报,还为美欧合作抗共顺水推舟,中共即将面临怎样的新一轮国际局势,也就快揭晓了。接下来恐怕正如习近平所说,还将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时与势”应该也不在中共一边,习近平的“定力和底气”估计很快又要消失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