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海归博士吴强为何起诉清华大学?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6月15日,留德海归博士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引进教师吴强正式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起诉清华大学,要求清华大学恢复教研工作,并补发过去六年停职待岗期间的工资及社保金等。

吴强为何要起诉引进他的清华大学?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吴强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在福建从事台湾政治研究。1999年,吴强赴德国留学,在汉堡大学“欧洲法和经济学”硕士毕业之后,继续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师从德国泰斗级东亚政治学家Thomas Heberer。2007年,他以罕见高分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德国政治学博士学位。

2009年,吴强被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引进,成为该系重建后的第一个教员。他也同时引进了鲁曼主义和“晚期威权主义”的理论,教学和研究方向是社会运动、东南亚政治和气候政治。这是中国大学里第一次正式开设社会运动课程。

吴强表示,他一入校即把研究切中国际、国内政治的焦点,而与学科内本土主义和小清新并存的研究主流错峰而行。例如,在“219”讲话后一周,他就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研究任务,指出埃及中产阶级不敌全球化中国竞争而陷入相对贫困,是他们的子女、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失业的“剩男剩女”群体发动了埃及革命。而在重庆当红之际,吴强在田野调查之后发表了重庆模式即极权主义治理试验的论文。

但这些在德国学界常见的、在国内却属于开创性、争议性极大的社运和治理研究方法,连同他秉持老清华政治学人如钱端升、浦薛凤积极议政、参政的传统,为他带来了很大麻烦。

吴强回忆说,两个3年聘期期间,他都持续受到从学院到学校、到莫名各方面的各种施压。2014年香港占中运动发生,他的田野之行遭到了校方最严重的阻挠,系院书记们直接和学校的数十名保安一道,强行将他限制在学院会议室。

此外,身为清华政治学系唯一的内地非党员教师,他不仅始终面对政治上的不信任,而且其超前的研究意识和向田野求真理的研究方法,与系里好谈大义的风气显得多少格格不入。系主任在一次谈话中竟然劝诫,“政治学不用做田野嘛,可以用二手材料搞理论”。

2015年6月,因背部检查出肿瘤,吴强入住了校医院。期间,他接到社科学院人事处电话,告知即将对其停职。由于正值手术准备阶段,对电话里的语焉不详虽然不解,但吴强无心继续追问。按照医嘱,他决定安心养病,等手术后再说。

整个住院和康复期间,吴强以前教过的很多学生自发前来慰问。然而,却没有任何一位学院或系里领导来探望,他们甚至连一句关怀的话也没有。此后,他也没有得到院方关于解聘的正面解释和书面通知。

从校医院出院之后,吴强继续留在清华校内宿舍(清华大学租给青年教师的周转房),继续一贯的学术研究和书着撰写,期间多次与清华政治学系主任沟通后续任课安排,但都不了了之。他成了“似乎被遗忘”的人。一直到2021年初,学院这才开出了一份迟到了六年的离职手续文件。此后,他被告知仅存的一些福利也会同时被取消。

为了捍卫维护“基本正义”,吴强今年2月向当局提出劳动仲裁,但6月4日传出仲裁被驳回。因中国近年来劳动仲裁的情况不断恶化,劳工胜诉的比例越来越低,所以对这一结果他并未感到意外。随即,吴强入禀北京海淀区法院,正式控告清华大学。

从事情的整个过程来看,清华大学之所以单方面终止聘用吴强的合约,要赶他走,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的研究“过于敏感”、“不听话”。

吴强告诉德国之声,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政治空气就发生急剧变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学术交流丶学术人员的公开言论和互联网言论都更具体及严格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愿意在国际媒体发声,评论中国问题的学者确实是越来越少。“我一直在坚持,也一直被学校各单位找去喝茶谈话。这也是清华大学最后把我赶走的很重要的原因。”

据可靠消息,海淀法院目前已正式受理吴强起诉清华大学一案。但对于接下来的审判,吴强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他认为在清华大学拥有庞大影响力的情况下,法院的判决很可能受到影响。

他表示:“我是刻意理直气壮的用中国‘依法治国’的方式,来正式跟他们打一场新的战斗,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我的权利。虽然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法庭是怎样的状态,但我仍蛮高兴这件事有一个了结,并且是一个新的战斗的开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