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共运史上,好像只有两个党开过“二十大”。第一个是苏共。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在权斗中胜出,主导了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当时,包括中共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党代表团应邀出席。大会最后一天,赫鲁晓夫突然做了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不仅揭露了斯大林杀害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苏共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而且揭露了斯大林实行民族大清洗,将大批苏共干部和普通群众送进西北利亚劳改营进行残酷折磨的种种罪行,与会者鸦雀无声,个个听得瞠目结舌。
无论是对苏共自身还是国际共运,“二十大”都是一个转折点。对苏共而言,由此开启了“去斯大林化”,虽然1964年赫鲁晓夫被搞下台,但人们思想“解冻”了,这直接影响了20年后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戈氏重启改革,直到1991年“819事件”后,苏共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苏联解体。
对国际共运而言,第一,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引发了东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觉醒,同年6月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四个月后又发生“匈牙利十月事件”;第二,西方国家,如英、法、意、美等等,大约1/3共产党员退党,形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次退党大潮;第三,中苏分歧,不断交锋,酿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直至两国关系破裂。
原本,1848年马恩发表《共产党宣言》,普法战争打出了个短命的“巴黎公社”(187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了苏俄(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了社会主义阵营,1949年中共赶跑国民政府和1954年北越打败法国,国际共运气势嚣张,一直往上爬。不料,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掀开了共产政权邪恶本质的面纱(注意,报告本身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其震撼力之大可谓天崩地裂(例如,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贝鲁特会后看完“秘密报告”就去世了),国际共运无可挽回的走下坡路了。
可以说,苏共“二十大”是国际共运由盛转衰的标志。之后,1989年—1991年,从中国的“六四”到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发生了第二次全球退党大潮,一些共产党消失了。残存下来的共产国家,如越南共产党,2021年只开到“十三大”,朝鲜劳动党只开到“八大”,“二十大”对它们太过遥远。
但是,开到“二十大”的,现在有了第二个,就是中共。可是,10月16日至22日的中共二十大,被论者称为“中共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大会”。
众所周知,1921年“一大”至1928年“六大”,中共居无定所,到处流窜,每次会都开得狼狈;1945年“七大”到1973年“十大”,全党一个人说了算,什么时候开会也没个准;1977年“十一大”后,才开始进入常规,五年一届。
那么,为什么“二十大”“最令人难忘”呢?首先,闭幕式上,前任党魁胡锦涛被现任党魁下令强行带离主席台,无论真相如何,这一视频全球播放让中共颜面无存。其次,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灾难、进行“改革开放”40多年后,又再次出了个带有毛色彩的领导人,打破惯例三连任,颠覆了过去的“派系共治”和“七上八下”的规矩,组建了基本“清一色”的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班子。再次,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改,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高调“共同富裕”,《党章》首次纳入“反台独”内容,一派杀气。
“二十大”的如此“最令人难忘”,凸显出党魁的个性特点。党媒报道:10月17日上午,党魁下到广西代表团讨论“二十大”报告时,坚定地说,“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怕什么?接受疾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我说,‘虽千万人,吾往矣’!没什么好怕的。”“二十大”报告还突出了一个精神:“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党内外、国内外普遍认为,二十大”后的中国会进入一个更加令人担忧、动荡不安、甚或血雨腥风的时代。
因此,丝毫也不奇怪:10月23日中共政治局新成员公布后,10月24日,香港香港基准恒生指数暴跌6.4%,创下2008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该指数收于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A股市场虽受中共严格控制,但基准上证综合指数仍下跌了2%,以科技股为主的深证成指下跌2.1%;中概股也大跌;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贬破7.3关口。国际媒体还关注到中国富人启动外逃计划。
更用不说,美国特别选择在“二十大”前夕(10与13日)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锁定中共,紧锁芯片管制(几乎是对中共科技开战),备战台海。
而在中国国内,以“四通桥事件”为标志,年轻人、中产阶层开始政治觉醒了。更重要的是,在海内外的推动下,今年8月已有四亿人公开声明退出中共及其附属组织共青团、少先队了。这表明解体中共的土壤已经成熟了。
如果说,从苏共“二十大”到苏共解散,历时35年;那么,可以肯定的说,从中共“二十大”到其解体,远不用那么长时间,可能连“二十一大”都不存在了。
本文根据上述苏共、中共的情形,特提出一个关于国际共运史的假说——“二十大的诅咒”:第一,共产党一般活不到“二十大”;第二,即使活过“二十大”,“二十大”也会重创这个共产党,成为其命运的转折点。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