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经济风雨飘摇。去年底,中共就罕见承认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进入2022年,又先后遭遇俄乌战争、上海封城、僵死的“二十大”这三大冲击,股市、债市、汇市动荡,楼市下坠,经济大盘动摇,民怨沸腾。本文概述中国经济困境的十大表现。
一、“动态清零”失败,中共被迫转向,可积重难返
“动态清零”是2022中国经济的最大冲击因素。年初,有国际咨询机构预测“清零”将会失败,且是世界第一大风险。不幸言中。2022年大陆疫情多地爆发,以上海封城为标志的“动态清零”危害也大爆发了。《纽约时报》称近三分之一人口被封控,中国经济为“清零”付出高昂代价。11月,针对极端防疫政策的抗议——“白纸运动”,在几十个城市和大学出现。当局被迫调整政策,从11月的“20条”到12月推出“新十条”,大幅放宽政策,但为时以已晚,中国经济大盘已经动摇。而且,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疫情将会大爆发,目前形势已相当严峻。
二、中共“二十大”令海内外普遍悲观
中共“二十大”,习近平如愿三连任,但“二十大”报告不再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而是强调“安全”,强调“共同富裕”,强化意识形态,不能给人以任何信心和鼓舞。而新的政治局常委班子,没有一个有中央经济工作资历的人,10月23日一露面,次日,A股再现“黑色星期一”,汇市早盘跌破1美元兑人民币7.36元,在离岸市场双双创下逾十年新低。而今年国际资金也大规模撤离中国债市。这使2018年中共加快“金融开放”以来外资涌入潮逆转了。
三、经济失速,可能从此进入低增长或负增长阶段
据官方数据(且不论其真假),2012—2021这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3%,已低于中共“新常态”所期望的7%。中共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共期望2021—2025年均增速为5.5%,2026—2030为5.0%,2031—2035为4.5%,从中高速逐渐转入中低速。今年3月“两会”,当局将今年经济增速坚持定为5.5%。但实际上,一、二、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4.8%、0.4%、3.9%,远低于预定目标。更严重的是,自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经济遭受重创,而且体制性、政策性问题全面凸显,加上人口危机、国际经济环境逆转,中国经济大概率告别中速增长。有海外机构预测,至205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将为2%—3%。
四、财政压力山大
2021年中共财政形势大好,但2022年急转直下,财政收支缺口超过2020年的6.27万亿元历史峰值,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已大于收入5万亿元,10月已扩大到66,616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397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34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166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5,845亿元)。
地方财政尤其危险。1—10月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就已高达约11.8万亿;全年地方财政缺口则可能达到14万亿(超出年初预期)。虽然,2022年中央对地方实际转移支付规模突破10万亿元(史上最高),今年全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有可能超过2021年全年的7.48万亿(截至10月31日,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约7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7%),创出历史新高,但风险仍难以化解。不仅专项债风险大增(今年发行超过4万亿,累计20万亿),庞大的地方隐性债务(50万亿)更随时可能爆雷。即使不算隐性债务,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也可能突破120%的债务警戒线。地方财政乱象纷飞,这还只是开始。
12月9日,当局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之前只发行过三次,分别为1998年的2700亿,补充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2007年的15,500亿,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2020年的1万亿,抗疫)。
五、政府拉不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已难推动经济增长
为提振经济,当局押注基建,要求“适度超前”,“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帐”(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同时,希望通过押注基建撬动民间投资,通过民间投资为经济增长加油(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同时,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实际情况呢?官方数据,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1,45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8,413亿元,只同比增长1.6%。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更是下降3.0%。
而更宽广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投资驱动的时代,不可能再拉动GDP增长50%以上了。有数据指,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18年是43.2%,2019年是31.7%,2020年是81.5%,2021年为13.7%。投资贡献下降,稳投资不可持续。近几年中国投资下滑,不是短期或周期性因素,而是长期性和结构性因素。
六、楼市下坠不见底 已救不了
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高达25%,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代替不了的。而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不可能救得起来了。2022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3,945亿元,下降8.8%;新开工面积下降37.8%,竣工面积下降18.7%,住宅销售额下降28.2%。而全国卖地收入4.4027万亿元,同比下降25.9%。
但是,当局迷梦未醒,还想救市。11月1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16条措施,被视为当局纾困房地产行业的标志性动作,是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政策宽松期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随后,至少18家房企获得超1.6万亿综合授信支持。
中共救市的方向错了。“金融十六条”针对的是房地产业融资问题,而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超过一半是靠住房销售获得,银行贷款仅11.6%。如果房屋卖不动,一切都是白搭。可问题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严重萎缩了(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中国房地产实际有效需求在5年前达到高峰,然后以每年3%~4%左右的速度下滑。高盛基于世界银行的数据测算,中国住房总需求在2016~2018年达到约2000万套的高点,之后开始下滑,预计到2035年降至高点水平的一半、约1000万套)。
七、11月进出口意外骤降
疫情爆发以来,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2020年大陆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2021年,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按美元计价出口3.36万亿美元,增长29.9%)。但是,2022年发生了变化。
前两季度,大陆出口11.14万亿元,增长13.2%。数据好像靓丽,如果剔除了价格上涨因素,就是另外一个图景了,增长只有2%。但是,不管怎样,前三季度都是增长的。可从10月起,进出口就意外萎缩了。10月,进出口总值增长-0.4%(前值为3.4%);其中,出口增长-0.3%(前值为5.7%);进口增长-0.7%(前值为0.3%)。11月,下降幅度骤然大增,进出口总值下降9.5%,出口下降8.7%(其中中国对美出口锐减25%),进口下降10.6%,是两年多来最大同比降幅。与此相印证的是,11月,中国制造订单下降40%,亚洲运往美国西海岸的货物海运费率同比下降90%,海运合同市场的价格在11月份也创下了创纪录的月度跌幅。
普遍认为,“由于大流行时期的需求逆转,以及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全球对中国商品需求下滑,这将带来更大的后果。”
八、富士康事件推动苹果调整布局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
10月,郑州富士康疫情突起,搞“闭环管理”,但各方面条件跟不上,工人大逃亡。为帮助富士康赶工iPhone 14,地方政府紧急为富士康招工十万人。但新员工进工厂,发现薪酬有变,又与老员工(或有染疫)混住,于是大规模抗议,遭警察镇压。此一富士康事件,将中共国际招商的所谓“优势”都戳穿了,不仅损害了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产能,也影响了富士康大主顾苹果公司的利润,加速了富士康和苹果公司的全球布局调整。
11月,苹果公布2021财年主要供应商名单,有8家中国厂商被移除。目前,中国已经有34家公司被苹果移除出“果链”。其中,歌尔股份被苹果暂停一款耳机生产后业绩大滑,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60%(12月2日歌尔股份公告)。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全球产业链就加快重组,但疫情却对此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参见笔者“中共或迎新一波经济‘脱钩’冲击”一文)。2022年,全球见证了中共“动态清零”的失败,再添富士康事件这把火,外资撤离中共大大加速了。
九、难扩大的内需
中共喊扩大内需已经十多年了,但成效了了。2022年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为五个月来的首次萎缩。去年下半年,内需就呈收缩态势。今年,上海封城,全国疫情四起,二季度GDP增速大幅走低至0.4%。虽有所反弹,但波动不停。而内需收缩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加剧的倾向。内需不足成为经济走弱的重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0月PMI数据(下图)来看,2022年大多数月份都在荣枯线以下,整体呈收缩状态。11月,PMI更降至48.0,下行压力加大。财新的PMI,11月录得49.4,虽与国家统计局不同,但仍延续了8月以来的收缩态势,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状况仍然偏弱。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十、就业率低,尤其青年近1/5失业
中共高度关注就业问题。这不是说它有什么高招能解决失业,而是说它从社会稳定角度看待就业问题,甚至一些维稳的手段都用上了。中共发布的诸多经济数据中,失业率是最受诟病的之一。2018年中共统计改革,使用了向国际规则靠近了些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但仍不能揭示中国失业实际情况,只能是说聊胜于无。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官方数据,2022年1—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如此接近完成工作目标,真令人诧异。第一,如果说去年经济增长率8.1%,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今年经济糟糕,就业形势不可能好,那怎么解决失业问题的呢?第二,2022年中国1076万大学生毕业(首次过千万,比去年增长167万人),迎来最难就业季,又有多少人就业呢?7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9%,或许与此有关。
16-24岁人口,有约1/5的失业率,这可让中共胆战心惊了。因为,中共已没有能力再搞一次上山下乡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太容易让中共联想到1989年的大学生和2019年香港反送中的年轻人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