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原:中共政治局会议印证中国经济实情

4月18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党媒宣传称经济“发展脉动强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然而,4月28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却称,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政治局否定了党媒的宣传,透露了中国经济的实情。

经济“内生动力”到底“强”还是“不强”?

4月28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新华社的报导称,会议认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平淡无奇的评价后,报导又称,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政治局试图评价今年的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似乎又自我否定了。如果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主要是恢复性的”,意味着中国经济始终没有恢复到原有的规模。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这与李克强曾经说的“稳经济大盘”实际并无两样,但现在不能再延续李克强的说法;况且中共新班子已经全面上任,总要挤出一点成绩,不得不勉强称经济“良好开局”,但比中共党媒的宣传调子低了很多 。

4月18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开局起步看信心——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文章称,“经济暖流涌动,发展脉动强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

5天后,4月28日政治局会议称,“内生动力还不强”,等于纠正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的说法。

文章还称,一季度“开门稳”,“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注入了信心。”

3月份的中共两会把2023年的GDP增长目标确定为5%,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是4.5%。中共统计局编不出5%的增长数据,中共党媒不敢宣传“开门红”,只能改称“开门稳”;政治局会议称“良好开局”。

中共没有编造一季度GDP增长5%,或许也是有意的。李强3月份才正式接任中共总理,一季度GDP增长低于5%,可以把主要责任推给李克强;二季度中共再编个增长5.5%的数据,上半年就可以拉平为增长5%,功劳就都算新班子和李强的。

《人民日报》的文章实际已经有意降低了一些调门。4月17日,新华社曾发表文章《这就是信心|喜——“朋友圈”越来越广》。这篇文章高调许多,称“中国经济在开局之季再次展现出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还煞有介事地称,“从‘忙’‘旺’‘赞’‘喜’‘强’五个关键词看大数据背后的中国经济底色与底气。”

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把调门进一步压低,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实情,也透露了中共高层继续对经济束手无策。

2023年4月19日,浙江宁波舟山港一角。(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新班子拿不出经济新举措

新华社的报导称,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降息、超发货币不能直接刺激需求,钱并没有进入老百姓的口袋,更多可能又层层进入了贪官们的口袋。

会议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这些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大学生就业就不用再提了,李克强在任时曾承认有两亿人“灵活就业”、打零工;现在这两亿人还有零工可打吗?老百姓的收入在继续减少,而不是在增加,如何能扩大消费?

会议还称,要“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同时又称,“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化旅游消费或许能对经济产生一些直接拉动,但与实体产业的关联性却不大。如此自相矛盾的话语还不只这些。会议一方面要求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又称“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实际的情况是,经济“内循环”所需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外资和外贸订单却迅速流失,可谓鸡飞蛋打。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这才是当今中国真实的经济状况。会议还提到,“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看来中央准备接管地方债务,但靠印钞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共新班子已经全部就位一个多月了,不愿意再重复李克强的“稳经济大盘”,但也拿不出新的举措。

新的中共国务院领导层在做什么?

3月17日,李强上任后主持了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大幅删改了《国务院工作规则》,把主要决策权上交中共中央,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次数都被缩减。

3月21日至22日,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

3月29日,李强在海南调研。

3月30日,李强在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与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缺席了政治局会议。

3月31日,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

4月7日,李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称要“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

4月12日,李强在北京市调研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

4月14日,李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听取了就业形势和政策措施的汇报,称要“更大程度调动企业用人积极性,又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对失业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要分类予以帮扶”;“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稳定制造业、外贸企业等就业规模”。

4月23日下午,李强组织国务院“习思想”专题学习。

4月24日至26日,李强在广西、云南调研。

李强任国务院总理后,更多时间在外调研,基本没有看到研究和推出新的经济举措。按照新华社的公开报导,其他四位副总理似乎更清闲。

3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宣读习近平的贺信并发表演讲。4月24日,丁薛祥在浙江杭州参加世界数据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贺信并致辞。4月26日,丁薛祥在北京参加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宣读习近平贺信并致辞。

3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广州参加“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4月10日,何立峰在海南海口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暨全球消费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视频致辞。4月14日,何立峰在广州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3月26日至2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内蒙古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工作。3月29日,张国清参加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4月17日,张国清参加中央企业2023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会议并讲话。

3月23日,副总理刘国中在四川省德阳市参加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并讲话。3月24日,刘国中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毫不放松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4月9日至11日,刘国中在安徽、浙江调研。4月25日,刘国中参加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开幕式并致辞。

中共国务院新的领导层好像没有在经济工作上用多大劲,政治局会议点出了实情,称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国务院现在应该正在经历部门重组、人事大规模调整,很可能乱成一锅粥,大概没人有心思干工作。按照中共的预测,可能一直要乱到年底,地方要乱到明年。

2023年4月19日,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访的加蓬总统(不在画面中)会谈,旁边的人都继续戴着口罩。(Ken Ishii-Pool/Getty Images)

疫情防控是今年以来中共最大的“功绩”?

新华社的报导称,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

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面对窘境不敢高调;2023年过去了三分之一,中共高层实在没有业绩可言,只好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作为今年以来的最大“功绩”。

政治局会议还称,要“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这话应该再次泄露了真相。疫情从未真正过去,中共疾控中心的通报从2月底开始,逐渐降低新冠感染人数,归零染疫死亡人数;但同时一直在新冠疫情通报中公布大幅增长的流感数据。

香港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有1,669人死于中共病毒(COVID)。中国大陆染疫死亡人数可能比香港更少吗?中共高层参加的各种会议,包括会见外宾,其余人都被要求一律戴口罩。

近期,有个别中国防疫专家提醒准备迎接又一波疫情高峰,但中共党媒随后辟谣。五一长假在即,政治局会议要求“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相当于一个危险信号。疫情防控是否真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或许很快就会揭开盖子。

中共挽救不了经济危局,也指挥不了病毒,更大的危局可能转眼就会到来。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