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17岁少女复视眼皮垂1粒米也咽不下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01日讯】17岁少女突然单侧眼皮下垂、晨起复视,起初以为只是疲累,直到2年后连1粒米饭也咽不下,数度就医才确诊“重症肌无力”。医师提醒,年轻人出现眼皮下垂、大小眼、复视要留意。

这是台湾肌无力症关怀协会理事长梁采葳的17岁,多次眼科就诊,19岁遇到年轻代班医师,建议转诊神经内科,早已无法将手举起,才确诊真正病因。历经多次命危插管急救,“40年前治疗很贵”,母亲欠债筹钱,多段恋情被抛弃,直到投身志工,与病友相互鼓励才重新拥抱人生。

重症肌无力有个浪漫名字“雪花病”,多数民众对这个名词较陌生,被称为“台湾肌无力治疗之父”的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教授邱浩彰今天(5月31日)在媒体活动说明,重症肌无力是自体免疫疾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干癣等疾病相同,都是因为免疫系统不当攻击正常器官所导致。

邱浩彰表示,重症肌无力主要好发于年轻女性,整体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20至30岁与50岁以上,前者以女性为主,后者则以男性为主。在台湾平均每10万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无力,现在领有重大伤病卡者约6000人。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主要影响眼睛肌肉。

9成病患会出现明显的眼皮下垂、大小眼、复视或视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状,初期会随着休息或睡眠改善,容易被忽视。

邱浩彰提到在门诊曾有不少重症肌无力病患因眼皮下垂、大小眼,优先寻求眼科与医美诊所协助,直到一阵子后复发才惊觉有异。

约5至8成病患2到3年内会恶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邱浩彰说,患者病症反复发作,可能影响工作,常被误会装病或偷懒,直到出现无力咀嚼、吞咽困难、口齿不清、颈部无力而难以抬头、走路爬梯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恐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率约1成左右。

年轻民众若莫名出现眼皮下垂、大小眼、复视等眼睛症状,应尽快咨询神经科,及早确诊与治疗。台湾神经免疫医学会理事长叶建宏说,重症肌无力现行治疗方式,包括类固醇、快速调节免疫机能的血浆置换术等。大部分病患可在传统治疗稳定控制病况,预防复发与延缓恶化。

但仍有约2成顽固型重症肌无力病患无法使用传统药物或效果不如预期,叶建宏表示,随着生物制剂问世,陆续出现适用于顽固型病患新药。国内仅少数病患接受临床试验,多数患者仍苦等治疗机会,期待台湾加速引进相关生物制剂,比照其他自体免疫疾病纳入健保给付。

(转自中央社/责任编辑:卢勇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