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暗藏“隐形炸弹” 三类食物不宜长期放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6日讯】冰箱,可以延长食材的新鲜保质期,但它无法阻止食物中的细菌滋生。其实,冰箱内部可能潜藏着“隐形炸弹”,成为各种细菌生长的温床。

冰箱里都有哪些细菌?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有以下四种:

一、李斯特菌:这种细菌能在5℃的低温环境中持续存活并缓慢繁殖,甚至在-20℃的冷冻室也能存活一年,被人们称为“冰箱杀手”。它常潜伏在肉类和牛奶中,人感后会出现腹泻,甚至引发脑膜炎、败血症、脓性损害等疾病。

二、沙门氏菌:这种细菌偏爱在鸡蛋和肉类中繁衍生息,在冰箱低温环境中可存活3至4个月。人一旦感染,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伤寒或败血症等疾病。

三、痢疾杆菌(志贺氏菌):这种细菌常在蔬菜和水果上滋生,较耐寒,是最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病菌之一。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痢疾。

四、耶尔森菌:常潜藏在生猪肉里,在低温环境能大量繁殖。人感染后可出现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阑尾炎,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地减少细菌生长繁殖,因此要定期清洁冰箱,避免在冰箱内长时间存放食物。冷冻冷藏时,应生熟分开、荤素分开,尽量分隔密封包装,避免交叉污染。蔬菜及水果需要冷藏,建议清洗后冷藏。

这三类食物 不宜长期放冰箱

它们分别是主食类(大米、花生、玉米、糕点等)、坚果类和海鲜、河鲜类。主食类和坚果类食物容易因受潮而发霉,长期存放在冰箱中会滋生黄曲霉毒素。

河鲜、海鲜类食物储存太久后,其中的溶性蛋白质会大量流失,还会产生氨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人食用后可能引发中毒。

储存食物不要挡住出风口,以免影响冰箱的使用效能,应让冷风保持良好的循环,并注意冷藏柜的温度要控制在0至7˚C,冷冻温度要维持在摄氏零下5度以下,以减缓细菌生长速度。

冰箱这4个地方要特别清理

为确保冰箱的清洁与卫生,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务必先切断电源并清空冰箱,然后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这4个地方分别是:冰箱门的胶条、置物隔板、冷鲜抽屉和上下内壁,这些地方很容易被菜汁和食物残渣等污染,滋生细菌,建议用抹布和洗洁精擦拭,清水擦净后通风晾干。

(责任编辑:李恩真)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