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4月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独家报导称,68岁的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改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60岁的原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调任中央统战部。同日,中共官方报导也显示,石泰峰首次以中共中组部部长身份听取部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表明他的职务已经发生变动。
石泰峰是于2022年10月被任命为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干杰是于2023年4月被任命为中组部部长的,此次调动,李干杰失去了人事权。显然,两人的对调在中共历史上也十分罕见。此次调整,是习家军内斗还是另有他因?
在笔者看来,李干杰失去选拔中共高官人事权力早有端倪。从过去一年多的新闻看,在去年7月习近平传出重病消息前,作为习提拔并视为亲信的三个副国级高官蔡奇、李干杰、何立峰,是主要陪同习到地方考察调研的高官,偶尔蔡奇或何立峰因某种原因缺位,但李干杰基本是不缺席的。
李干杰属于清华系,曾是习的亲信、前中组部部长、现任中央党校校长陈希的门生。专业是核反应堆工程的他,仕途也是随着陈希的高升而攀上一层又一层楼。他在彭丽媛的老家山东省先后担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委书记,两年后即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陈希的接班人。
陈希在改任中央党校校长后,其将助力习选拔可以为其所用的高官——即中共人事大权交给了所信任的李干杰,这也是习每次去外地调研,李干杰都相伴左右的原因。这应该是习借此机会让他考察地方大员是否有能力,最重要的是,考察他们是否对自己忠诚,是否可以成为习家军的一员。
然而,诡异的事情在三中全会后出现了。从去年7月到迄今为止,习去地方考察调研,包括近日的云贵之行,都没了李干杰的身影。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国务院各部委正副部级官员、国企高管更换后的面孔,很多也明显没有习家军的背景,而被罢免或贬谪的却有一些有习家军背景。
比如2月27日被任命为司法部副部长的吴言军、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张勇,以及新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游钧、新华社新副社长袭艳春,都无明显习派背景。这是否表明李干杰的人事主导大权已经被限制?而之前建立在种种迹象之上的诸多分析,也在表明习丧失军权和党内权力,尤其是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罕有地不提“习核心”,反而多次强调“党中央”。
如果李干杰的确已失权,和习近平失权不会没有关系的,而两者是互有影响。如今李干杰传出被调离的消息,是否也在表明习派丧失了人事主导权?
或许有人会质疑,石泰峰改任中组部部长,不同样是习派掌握人事大权?那就要看石泰峰是否是铁杆的习派成员。
公开资料显示,石泰峰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去世的前中共总理李克强是大学同学。从1985年,其开始在中央党校工作,2001年7月,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兼组织部部长、政法教研部主任,晋升副部级。2002年4月,任中央党校副校长,而胡锦涛从1993年到2003年任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从2007年到2012年任校长,石泰峰与胡、习分别共事10年、3年,是胡、习在中央党校的直接下属,而石泰峰被提拔为副校长,很难说没有胡锦涛的推荐,甚至美言。
2016年3月,已经卸任的胡锦涛回江苏泰州祭祖,时任江苏省长的石泰峰,曾到胡锦涛住处拜访胡夫妇,与他们庭院中茶叙。显然,石泰峰虽然在习主政期间,凭借自身能力一路升迁,但其并未忘怀与胡锦涛当年的情谊。中共二十大胡锦涛被公开强行离场,中共高官哪个没有想法?包括石泰峰也是如此,甚至会感到心寒:习怎会对提携、帮助自己的胡锦涛,如此无情?
要知道,在中共这个逆淘汰机制里,还可以一路高升之人,都不是简单之辈。笔者曾认识一位副部级的官员,他私下里就说,中共内部很多人对习都不满,觉得他水平有限,另外还是有一些包括他在内的做事尚有底线的官员,他们什么都明白,也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但表面上他们还要按上边的指令办事。或许一旦有可以改变的时机,他们也会选择正确之路。
笔者不清楚石泰峰是否是这样的高官,但从其探望卸任后的胡锦涛看,他应该还是念旧之人。那么,在频频传出中共元老操盘当下政局的背景下,石泰峰转向胡锦涛并为其所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中共元老若想掌控政局,除了掌握兵权外,还要掌握舆论权和人事权。前两者目前似乎已不是问题,但摒弃习派提拔的各级官员,任命新的官员,好使政令上达下通,应该是当务之急。
至于让李干杰接管统战部门,也应是权宜之计。统战部主要工作对象是党外人士的代表人物,包括港澳台同胞、宗教人士、民营经济人士等,并不如中组部的权力大。也许有人会说,在台海局势紧张、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让李干杰掌管统战部,恰恰是对他的重视。
在笔者看来,李干杰调任统战部,与台海局势并无关联。在外有美国捍卫台湾的军事威慑,内有军队大乱、经济下滑、人心不满、人人思变的情势下,中共发动台海战争的可能性并不高,而解决当下的人事问题更为重要。从这方面看,李干杰仕途紧紧与习的命运相联系,或许几个月后的中共四中全会会给出一个惊人的答案。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