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五大跌价城市解析:买房抄底是时机?

美国地产热点 文:李欧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1日讯】美国房市降温已经第三年了,这几年销售量大幅下降,但房价不仅没有大跳水,还是继续微微增温,不过部分地区的价格,比起疫情时候的最高点,也有出现两成以上的跌幅!

所以,现在到底是不是买房抄底的时刻?有没有什么风险疑虑?本集我就来探讨这个抄底话题。此外,我认为现在房价后面,还有可能涨一波,到底有什么助涨动力呢?请看往下分析,不要错过本次精彩内容!

其实到现在为止,美国房价都没有整体大幅下跌,但涨幅已经放缓许多,且呈现地区价格分化的现象。

当前美国房价的格局

根据不同的数据报告显示,全美房价还是有涨幅,但是年涨幅已经是近十年来的最小增幅,例如根据Cotality的报告,2025年5月全美房价年增率只有1.8%,创下2012年冬季以来最低水准,且月涨幅只有0.3%。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第一季数据显示全美房价年增4.7%,较去年Q1的5.5%下滑,但仍是上涨。

房地产网站Zillow的不同模型预测,也显示房价趋缓,从之前预期上涨2.9%,逐步降到0.9%,甚至有预测:2025年3月至2026年3月,可能跌1.7%。总体而论,全美不是普遍下跌,而是进入“微涨甚至局部下跌”阶段,整体市场回到更稳健、低波动的态势。

在德州奥斯汀,建筑商兴建大量集合式住宅。(Shutterstock)

最大涨幅城市

我们先来看有哪些城市的房价还在增长中,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纽约州的雪城(Syracuse)年增率高达18%,为全美最高。以州来看,康乃狄克州、罗德岛州,年增率来到8.4%;新泽西州也有7.8%。涨幅还是相当惊人!

雪城之所以现在还有这么高的涨幅,主要是由于当地房价本来就低,之前常被视为被低估的城市,所以在这波高利率、高房价的时期,就会成为寻求便宜、可长期增值的投资标的。而且,在2022年开始,微软等高科技大厂纷纷宣布在雪城周边地区兴建资料中心和晶圆厂,使得房市受到大幅推动。

南北加州房市

我们也来看看较多华人居住的加州房市,在北加州部分,房价稳中微升、豪宅领涨:旧金山豪宅价格在2025年以近4%年增率领涨,其余一般房价则较为平稳。整体湾区房市显示买卖供需略为回暖,库存上升、价格稳健,购房者仍有一些议价空间。

另外,当地的政策松绑也在缓解紧张的市场,加速供给:如旧金山市透过松绑地方法规,将老旧办公室转为住宅,有望新增逾6万个住房单位。北加州多地今年也通过改革单户土地分区制度来增加住房,例如伯克利(Berkeley)计划开放多户建筑,使得供给得以提升。

在南加州方面,整体呈小幅下跌:2025年5月,南加整体平均房价较上个月略跌0.07%,房价中位数约87万6,044美元,年减0.2%。但是,在圣地牙哥仍局部仍有上涨:5月中位价达104万美元,年增约6.1%,但同时库存年增70%,市场竞争减缓。

在库存增加与高房贷利率同步上扬之下,洛杉矶县和橙县的库存,较去年增加超过三成,加上平均贷款利率维持在6.7%上下,持续抑制购屋意愿。

另外,由于今年初的洛杉矶大火,烧毁了当地数千栋房屋,导致帕利赛德(Palisades)、阿尔塔迪纳(Altadena)、马里布(Malibu)、布伦特伍德(Brentwood)等地区的交量急速下降,市场正处于“灾后修复期”与“中期市场重整期”当中。

Redfin与Zillow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的交易量较Q1明显回升,尤其在修复后地段或未受灾的街区,出现新的买气。

有部分买家趁低进场,特别像是投资型买家与外国资金开始回流,专挑未受灾地段或火灾后整建的新建案。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当地政府已经合作清理超过75%残骸,并开放灾民快速申请建筑许可,但因为重建费用与火灾保险费用飙升,年保费可能高达2万~4万,影响自住型买家进场或是原屋主重建的意愿。

5个降幅最大的城市

至于说,哪些城市现在有最大的降幅,又有哪些下降的原因?值不值得进场?以下就分析前五大城市,而且大部分都是华人喜爱居住的地区!

1. 奥斯汀

从2022年到2025年5月,下跌最多的是德州奥斯汀,下跌22.1%,而且年跌幅也到达3.6%。奥斯汀之所以降幅那么大,大致有四个原因:一个是疫情期间飙涨太快:2020–2022年间房价暴涨50%,导致房价基期过高。

其二,科技泡沫冷却,之前虽有大量科技业远端工作者迁入,但近年裁员与回到办公室工作的命令,从而减少了住房需求。其三,新屋供给暴增,建商错估高成长,大量开发导致供过于求。其四,是因为房地产投资过热,过多投资型买盘,在市场反转时,这些投资客率先撤出,也致使房价惨跌。

如果你重视长期资产成长,或稳定出租回报,可选择在奥斯汀科技园区周边,如圆石城(Round Rock)购房。短期翻售风险较高,但以低基期持有5~10年,有机会等待市场修复。

2. 奥克兰

第二名跌幅最大的城市:加州奥克兰,也称屋崙,2022年到2025年5月下跌20.3%。大致有三个跌价原因:其一,当地治安与无家可归问题恶化,居民信心下滑,移出人数增加。

加州奥克兰因为治安不良和远程工作兴起,导致有人口外流危机。(Shutterstock)

其二,遭受高房价、高利率的双重打击,湾区房价原本就高,利率一升购买力自然剧减。其三,远距工作人口离开湾区:不再需要承担高房价,人口外流至中西部或南部地区,虽然疫情之后人口有稍微回流,但是仍然没有回到之前的水准。

若以“湾区相对低价买进”为策略,可挑选学区或邻近捷运BART沿线社区进场。同样不建议短期操作,须等待区域安全与信心恢复。

3. 新奥尔良

第三名跌幅最大的城市:路易斯安那州的纽奥良,也称新奥尔良,跌幅达到18.1%。降价原因也有三个:第一,保险与天灾风险升高,风灾与洪水保险费暴增,影响购屋意愿。

第二,人口外流与经济结构限制,长期经济不振、人口流失压抑房价。第三,投资需求减退:疫情期间兴起的短租投资热潮快速退潮。

至于说新奥尔良的进场时机,目前还是风险偏高,地处飓风带,多家保险公司退出路州市场。而且缺乏就业市场,导致租金成长有限。但如果可以找到跌幅达 25%~30%以上的市中心区域,并且你熟悉当地法规,有资源经营短租,且可自负担保险与营运成本,则在旅游热区房产可能有获利空间。

4. 旧金山

第四名跌幅最大的城市:是鼎鼎大名的旧金山,跌幅达到15.3%。主要因为科技业从财富暴增到回落,裁员加上股价震荡,导致财富效应消失。第二,移出人口增加,高生活成本、远距工作导致居民迁出至更便宜的地区。第三,商业区空置率高,市中心衰退拉低整体房价和信心,因此旧金山试图要改造空置办公室,缓解住房危机。

核心地段如海港区(Marina)、诺伊谷区(Noe Valley)等若价格再修正,可视情况进场。而且要注意,旧金山的投资型公寓回报低,须关注地税、HOA费和房客问题。

自住可能是好时机,尤其若长期定居,如南市场区(SOMA)、市中心区跌幅更大,买家议价空间扩大。还有要注意,市区安全与无家可归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需挑选地段,如诺伊谷区、内日落区(Inner Sunset)、海港区。

5. 华盛顿DC

第五名跌幅最大的城市:华盛顿DC,跌幅10.8%也达到两位数。同样受到远程工作的冲击,居民回流速度缓慢,周边房产价值受到影响。还有本身房价基期高,在高利率打击下,购买力大幅降低。

虽然DC保有一定的政府稳定就业人口,但在疫情后,多数高收入族群选择搬离市区,迁往维州郊区或其它州。另外,受到联邦政府大幅裁员的直接影响,现在当地购屋需求减弱,而房源出现激增,房价自然下挫。

虽然联邦裁员造成短期压力,但郊区如阿灵顿(Arlington)、银泉(Silver Spring)或亚历山大(Alexandria)若跌幅到位,未来仍有回升空间。适合有耐心的资产配置者进场,但不适合短期套利。

如果要买投资房,必须留意DC的保护租客法规相当严格,无法随意驱逐租客之外,租金涨幅也会受到限制。还有,DC每年重新评估不动产价值,造成房产税基不稳,加上政府裁员与预算不足,可能衍生临时性税改或限制政策。

美国总统vs.美联储主席

最后,我们来探讨利率部分,现在美国总统川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因为降息问题在拉扯,川普认为美国经济需要赶快下降利率,但是鲍威尔认为,通膨仍然存在,而且深怕关税因素带来通膨上涨,加上美国经济异常坚韧,这些讯号都让他坚持不降息。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批评美联储有“关税恐惧症”,指称美联储无论如何,到了9月肯定可以降息了。明明去年通膨更高的时候,下降50个基点,但是现在通膨更低了,却不降息了。另外,川普也表明他将任命一位愿意大幅降息的新主席,并且把利率降到1%!

假设短期内 出现利率下降

我们知道川普一向说到做到,假如美联储真的在9月开启降息,而且一路降到1%,这会出现什么连锁反应,当然房贷利率就会大幅下降,解开这三年来的利率锁定效应,让潜在买家、卖家重新进入市场,这时积压已久的交易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就像疫情之后出现报复性购买。

很多想换房的屋主也会不再担心高利率,而愿意把房产拿出来卖。尽管房价可能再次上涨,但至少利率下降,买家购买力还是能大大提升。

假如,我们认为短期内会出现降息,房贷利率也因此降温,或许购房者可以趁现在就进场,如有适合的房产不失为一个购买的好时机。即便现在利率较高,但是房价正处在修正、缓涨阶段,买家更有议价空间,只要到时候等到利率下降,以再融资获得更低利率就好。

要是真的等到利率下降再购买,房价可能再度飙升,买家竞价购买,或许早就错过抄底的时机了。

自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推论,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个人财务实力、资金运用皆不相同,还是得以自身情况评估做出个人化的购房决策。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