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讯】新冠疫苗问世后,被认为是疫情的解方,多国政府大力推行接种,力拼疫苗覆盖率。但最新一篇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研究发现,疫情的升降与疫苗接种率没有直接相关,研究者呼吁应重新审视打疫苗防疫措施。传染病专家认为,对抗病毒,人类也应当从自身寻找防疫的方法。
研究:疫苗接种率与疫情走向没有明显关系
世界各国疫情相继爆发下,新冠病例的激增常被认为与未接种疫苗的人有关。但是,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的学者,针对68个国家的新冠疫情研究发现,接种疫苗人口百分比的高低,与新增病例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这68个国家里,无论疫苗接种率高或低,都有出现疫情飙升的情况。研究提出以色列为例子,以色列虽然有超过60%的人口已完全接种疫苗,但每100万人中的确诊病例数却是最高的。(推荐阅读:《以色列成疫情惨重国 疫苗防疫有六大问题》)
前美国陆军研究所病毒系实验室主任林晓旭博士解释,如果打疫苗对控制疫情非常有效,那么在依据各国数据做出的散布图中,应该会看到多数国家皆是随着疫苗接种率升高,确诊人数减少,直线应呈左高右低的下降趋势。“但这68个国家的数据放在一起分析,并没有这样的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点反过来的趋势。”他说。
研究还针对美国2947个郡,分析两星期的确诊人数及疫苗接种率,并没有看到人们想要的变化:疫苗接种人数越多,确诊人数就下降。
相反,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最高 (84.3%~99.9%) 的前5个郡里,其中有4个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列为“高传播”郡。
被CDC归类为“低传播”的57个郡中,有26%的郡完全接种疫苗人口百分比低于20%。
这项经同行评审、并于9月正式发表于《欧洲流行病学杂志》的研究,在文末提及4个要点:
1. 需重新审视将疫苗作为防疫的唯一依赖。特别是考虑到Delta变种及未来出现其它变种的可能性。
2. 在提高疫苗接种率时,需考虑其它药物和非药物的防疫方式。例如,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勤洗手等。
3. 接种疫苗虽可预防重症和死亡,但美国CDC报告指出,从今年1月到5月,完整接种者的住院率从1%增至9%,死亡率从0%增加至15.1%。
4. 对未接种疫苗者污名化的作法,弊大于利。
林晓旭指出,CDC的数字说明变种病毒对当地疫情带来的负担,超过推广接种疫苗的努力,因为这些变种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逸能力。他认为,这篇研究指出一个明确的问题,有其它的因素会影响疫情的发展。
防疫不能只靠疫苗 专家:找内因、改变自身是根本
如果疫苗不是主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疫情走向?
全球从6月中下旬开始起来的第五波疫情,经过三个月,终于在9月中旬下降。欧洲病毒学及传染病专家、生物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董宇红指出,从大流行开始以来,全球出现的5波疫情,似乎都有一个规律:从每一波刚起来,直至到达高峰、出现转折点,都经过大约3个月的时间。
这种现象,似乎未因全球大规模接种疫苗而出现太大的变化。那么疫情的起落是否并不完全受限于人们采取的施打疫苗等措施,而是跟新冠病毒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董宇红表示,这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另外,疫苗提供的保护力只是防疫的一部分,每个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免疫力强弱也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的自身免疫力强,可以减少被感染的概率,甚至是降低出现重症的风险。
比如,人体的上皮细胞是天然免疫屏障之一,它们能分泌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的重要物质。美国路易维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在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指出,新冠患者在初期染病时,干扰素若分泌的越多,病情就越轻。这代表较高的干扰素水平,能减少新冠重症的发生率。
董宇红表示,除了研究疫苗等外因对疫情的影响,更应该找出导致人体容易被感染的内在因素。例如,查看自己是否有营养摄入不均、吸烟喝酒、作息紊乱、情绪及心态不平和等问题。这些都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力。
同时,还要重视自身能量状态。董宇红解释,这里所说的能量并非一个抽象概念。现代生物医学能测得生物生存的能量,譬如细胞水平的能量就是ATP。而人的心脏跳动、说话、做事都需要能量。体力强健、精神状态佳、自我情绪控制良好,这些都是能量充沛的表现,这类人的扺抗力也比较好。
相反,病毒引起的疾病,会耗损人体的能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新冠长期症状(新冠后遗症)中,包括深入骨髓的疲劳感、忧郁情绪等,这些症状都是身体缺乏能量的表现。董宇红举例,一名有长期新冠症状的患者把早餐做好后,已没有力气吃了,因为能量水平已经很低了。
董宇红认为,防疫不能只依赖疫苗,还应做好自身防护,同时从如何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能量水平去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远离新冠病毒、减低病毒对身体的伤害。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