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7日讯】美中关税战升温导致两国贸易脱钩,不少中国外贸企业失去美国订单,陷入困境。中共官方宣称外贸企业可通过“出口转内销”自救,惹怒企业主大骂当局“愚蠢”。
为应对美国的高关税施压,中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4月10日曾表示,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在官方要求下,淘天、美团、海智在线等线上平台也为企业提供了“出口转内销”的“云引擎”。
“五一”长假期间,上海多家商场还举行出口商品展销会或增设外贸产品专区,一些原本出口的外贸商品以“一折”的极低价格出售。
但是不少外贸企业主对于转做内销市场并不乐观。做外贸的“老范美国日记”5月6日发布视频说,“出口转内销”是个伪命题。
他表示,“本来我不想讲出口转内销这种愚蠢的事情,但是今天是真的有点不吐不快了,因为我问了做某宝(淘宝)的表弟,他们出口转内销卖得怎么样,他说他压根就没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想参加这个活动就必须打骨折,不亏掉底裤,根本就参加不了这个活动。”
“我听后真是火冒三丈,这叫哪门子帮扶呀,只不过是既压榨了这些苦命工厂,又博了好人好事的名声,既当又立的把戏。”
中共推动外贸商品出口转内销,外贸企业主怒斥“蠢透了。” pic.twitter.com/nMczoY6lRs
— 中国禁闻 (@CensoredCN) May 7, 2025
他认为,“且不说外贸产品审美适不适合国内,价格你又卖不了,你照着7倍的汇率去做的产品,国内只能接受同等数字的人民币,怎么做?再者说国内的消费力就摆在那,买了你出口的东西,还有能力买本就内销的企业的东西吗?需求就那么一个,给了你出口企业,救了你一时,可能就压垮了另一个本就奄奄一息的内销企业。”
“出口转内销就是一种退缩行为,想让国内消费者兜底的下下策。上上策的做法应该是以攻为守,贴牌的客户不卖,我们自己卖,深入敌营,线上线下,攻城拔寨,趁贴牌客户陷入缺货困境,奇袭市场。”
老范在美国做线下家具,这次关税战反尔给他带来商机,“我就很庆幸,这次的关税冲突,我认为就是时代赋予我的一次时势,一次东风,我在找更多做家具的公司合作线下渠道”。
中国博主“外贸Abby富”2日也发布视频说,外贸企业做出口转内销“根本没戏,主要有两个原因。
外贸博主:外贸商品出口转内销,根本不实际。 pic.twitter.com/rarNVJAAbU
— 中国禁闻 (@CensoredCN) May 7, 2025
“第一点、国内市场的价格战早就把利润压到了最低了,哪里还有外贸产品的利润空间啊?第二点、需求不匹配。卖给外国人的那些户外产品、运动冲浪,国内的民众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
她认为,中国外贸企业真正的出路其实就两条,“要么就是工厂外迁,要么就是去开辟新的市场”。
企业主“杰哥书柜”也发布视频表示,出口转内销这事不靠谱,主要有三个原因:
中国企业主:外贸商品出口转内销,这事有点悬。 pic.twitter.com/xtHyo9VPUN
— 中国禁闻 (@CensoredCN) May 7, 2025
“第一、外贸商品在价格上没有任何的优势。我们有没有想过,外贸企业为什么会放着国内的市场不去做,而要把商品卖到外国呢?说白了,我们的商品卖到国外,就算是国内价格的两倍,到了外国依然是很有价格优势的,但是你让他们来拼多多试一试,瞬间就会被其他商家秒成渣。”
“第二、外贸商品是没有品牌效应的;第三、有些外贸商品在国内是没有需求的。他认为,中共推动出口转内销只是心理安慰,并不能真正起作用。”
做滑雪设备的“鼎弘冰雪运动曹总”曾发布视频说,中共当局和美国打关税战,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曹总说,这样硬碰硬碰下去,“难过的是我们民营企业,尤其外贸型企业”。
中国企业主直言,做内需,越做越亏。 pic.twitter.com/qNR5FHb1ms
— 中国禁闻 (@CensoredCN) April 11, 2025
中共一直宣称要用内需带动经济,但曹总表示,在中国做内销,做的越多,亏的越多。“我们中国本来生产完全过剩的,内销做的多亏的多,很多做的都亏的多,不要看它好像很旺盛一样”。
中国外贸“出口转内销”的话题,也引发网友热议:“出口转内销的逻辑根本就不通。”
“主要就一个原因,口袋没钱。”
“出口转内销······打骨折······踩爆肋骨。”
“本来脸盆里水都已经满了,你再倒一脸盆进去。”

“哪有自己开饭店自己当食客的道理。”
“说到点了。没外贸,就挣不到美金。没有美金,我们需要的高端产品就买不到。”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范铭)
相关推荐:美中贸易战升级 中国企业主说出心里话(视频)
相关推荐:中国企业主哀叹:8成订单停了 内销取代不了外销(视频)